如何在农村玩“共享经济”?

发表于:2017-12-08

共享经济.jpg

外出,有共享汽车、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


住宿,有共享民宿;


日常生活,有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


甚至在医疗行业里,还有共享医疗器械。


“共享经济”如今在城市里已经非常普遍,方便了使用者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这吸引了大批企业和资本的投入。


在企业忙着抢占城市市场的时候,却少有人关注农村。那么农村能否开展“共享”产业呢?

共享农机1.jpg

其实,农村照样可以发展共享经济,比如共享农机具。


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不少农机具一年也就用那么两三次,有些浪费。转借他人,既能带来收益,也能方便其他种植者。


其实,农村租借农机具并不新鲜。但是都是私下的个人行为,服务范围和服务时间都有限,无法做到“共享”要求的随时、随地。


目前,“共享农机”模式已经有人试水了,建设共享农机具调度平台,通过互联网下单的方式,对接空闲农机、农机手以及有需求的农户。


据说,收益可观,需求量大,而且将农机挂靠在平台的农户也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共享农庄.jpg

再比如,“共享农庄”。


简单说,“共享农庄”把农民转变成为股民、农房转变成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消费者转变成为投资者,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可以说,“共享农庄”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经营新业态。


北京已经出现“共享农庄”:2000多套农村闲置住房向市民开放,手机上点点,就可以租下中意的农庄,体验“农庄”生活。


农庄一年租金从2万元到5万元不等,承租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几个好友、亲属一起。一起体验农村的种地、住宿、餐饮等。而农民朋友将院落交给共享平台管理,坐拥收益。


共享农庄1.jpg

虽然市场广阔,但无论“共享农庄”还是“共享农具”,还有待探索,农民朋友也需要找到适合时间和地点,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量力而行,让共享经济也造福农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