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业价格怪圈”,初中学历的农民成了“意见领袖”
锄禾网特别报道:
价格暴涨——种植扩张——价格暴跌——种植减少——价格再次暴涨……
这样的农产品价格怪圈,始终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农户,如何破解?
山东兰陵只有初中学历的70后农民马万里,找到了一些窍门:不管行情如何,他总能比别人多赚钱。
此外,马万里还在网上分享自己26年的蔬菜大棚种植经验,聚拢了数万粉丝,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破解“农业怪圈”,靠的是经验和品质
兰陵县的瓜菜种植户马万里,1975年生人。家里父辈就开种植蔬菜大棚。自己从初中毕业就开始种植大棚瓜菜,到现在已经26年。
马万里(快手ID:3311981002)种植了十几亩钢管结构的蔬菜大棚,种了西瓜、青椒、黄瓜、甜瓜、西红柿、莴笋、芹菜、苦瓜等。
对蔬菜大棚的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瓜菜行情判断,马万里都很有自信。“有的人种棚不挣钱,可能是管理技术不到位,再就是选择品种方面随大流,跟风。”马万里说。
针对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马万里认为,不管行情好不好,只要自己的农产品是精品,价格上都会比一般种植户高一截。“别人的莴笋都往地边上沟里倒,我这边还能卖四五毛钱一斤,最差不至于亏本。”也就是说,除了常年积累的对蔬菜行情的预判,农产品的品质更加至关重要。
论带动作用,合作社不如农业开发公司
马万里从来没有参加过农民合作社,因为当地的合作社基本上处于散伙状态。
现在有农业开发公司,邀请种植户加入,进行标准化种植,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保证回购农产品。同时,有专人对种植户进行日常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指导,明显可以提高瓜菜产量和质量。
马万里说,这种形式对于普通种植户确实有帮助。因为普通种植户在大棚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等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
但是这样的农业开发公司,马万里同样没有加入,因为他认为自己加入后提升空间有限,相反农资投入会提高。所以他暂时保持观望。
分享26年种植经验,70后农民成了“网红”
马万里真正开始上网,也就三年多的时间,从QQ到微信,如今用上了快手。
去年春天种植4亩西瓜,他在快手上发布西瓜成熟消息以后,有人直接付定金,开车来拉西瓜。但马万里说自己用快手主要目的而是以技术交流,相互学习切磋为主。每天坚持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人家的经验。通过帮别人解决问题,自己也丰富了见识和经验。
在快手上坚持做直播,粉丝多了以后,很多人主动加马万里的微信(微信号:sgebhsjtp)。
他认为,无论是网上交流瓜菜种植技术,还是坚持分享产品价格,自己都没有什么损失。举手之劳,助人助己,乐在其中。时间长了,会有很多人认可,信任,然后就有更多的相互学习,合作的机会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马万里逐渐成了网络上的意见领袖(KOL)的行为。
小编觉得,70后的马万里,是具有代表性的新时代农民。他能够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同行,主动交流分享经验技术。这种不断学习、保持开放、好奇心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农业创业故事,请联系锄禾小编18669566989(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