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言贫困线边缘群体帮扶

发表于:2018-03-17

u=3109912706,3647179683&fm=27&gp=0.jpg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郑明达、王大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批未纳入建档立卡范围,但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确实存在困难的贫困线边缘群体。”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长白加扎西说,贫困线边缘群体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容易因大病或意外伤害致贫,当前应加快精准识别,给予一定的政策帮扶。

  白加扎西说,调查显示,2017年青海省共有边缘贫困户近7万户,占全省农村户籍总人口(不含西宁四区)的7.74%,他们绝大多数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在家庭经济收入、教育、住房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部分农区,村庄道路窄、田间道路少、水利设施落后,制约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经营;在牧区,虽然政策性收入较为稳定,但不少贫困线边缘户从事传统畜牧业,生产资料匮乏,有的依靠季节性采挖虫草增收,但受市场影响,收入波动较大。”白加扎西说。

  “贫困线边缘户户均人口相对较多,日常生活开支占比较高,不享受扶贫政策的保障与兜底,在大病救治、接受中高等教育、婚丧等方面的支出负担较重。”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庆菊说。

  白加扎西建议,探索贫困线边缘群体的生活保障机制,对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符合建档立卡要求的农牧户,要尽快按照精准识别程序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家庭增收,改善经济状况。

  孔庆菊建议,针对贫困线边缘群体,应提高其对兜底保障政策的认知程度,从医保参保、教育保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增强抗风险能力,减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现象。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