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大整治丨福建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福建福清市:蓝图一展绽新颜
本报记者 蔡茂楷
整洁的乡间村道、潺潺的小溪流水、精美的农家小院,漫步在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普礼村,清新、生态的乡村美景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有着“文献名邦”美誉的福清市是福州市辖的县级市,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也是福建第三个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县(市)。全市常住人口140万,下辖438个行政村。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逾95万人,分布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近年来,福清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典型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多方联动,农村旧貌换新颜,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普礼村只是一个缩影。”福清市长、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帆介绍说,“2014~2017年,全市共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或幸福家园工程217个,树立省级示范村及市级精品村、精品提名村18个。”
统一规划的江镜镇南宵村一览图。
创新规划约束机制
借助已建立的“多规合一”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建设控制线体系,科学划定城乡建设边界、村庄建设边界,制定出近、中、远期规划目标
“‘突出乡土气息,尽显田园风光’,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村里聘请了具备规划资质,规划设计经验丰富的团队。”谈起村里的规划,南宵村党委书记薛尔辉的介绍充满自豪,“规划内容涵盖民房的立面改造、村庄景观改造、公园场所建设、环节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
依图建村,高质量的规划,让这个有着1.1万多常住人口的福建最大新农村住宅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走进村里,村牌“江镜镇南宵村”醒目地立在村环岛处,统一粉刷过的沿路围墙让两旁的建筑显得整齐美观,住宅小区在明媚的阳光下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满了绿草红花,整个村庄充满生气。
“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福清市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为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德福对福清的城乡规划给予很高的评价。
福清市以列入全省“多规合一”试点为契机,对接新编制完成的《福清市城乡总体规划》,抓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借助已建立的“多规合一”数据共享平台,福清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规划建设控制线体系,科学划定城乡建设边界、村庄建设边界,特别是细化明确城乡人居环境治理方案和设计,为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促进人居环境提升,提供科学统一的规划指导。
在霞满村,天津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对村子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整体规划设计。根据规划,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霞满村实施了立面景观改造工程,对全村64幢民房和公共礼堂参差不齐的屋顶及外部墙面进行立面修缮和平改坡改造,使陈旧的民房换了新妆。拆违之后腾出的空地,有的改造成停车场、休闲场所,有的“拆绿结合”种上草树,拓展绿化空间。
在统一规划中,福清市综合考虑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简化农村村庄规划,编制“两图一表”,即用地布局图、管线综合图、建设项目表。在编制过程中,坚持因村制宜,立足各村实际,保持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科学划定村庄管控边界,并在实地埋设固定界桩。
在每个村庄管控边界内划定了20亩不等的用地,作为农村集中建房启动用地,并对旧村开展包括复垦等形式的改造,统筹安排农村的基础配套、绿化美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设施布局,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截至目前,扣除城镇转化型、迁建型村庄外,全市共323个村庄均已经完成“两图一表”编制工作。
醒目的江镜镇南宵村村口。
创新治违工作机制
针对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启动整治“两违”行动,坚持纪律治违、科技治违、制度治违相结合,实现了新增违建“零增长”,建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福清经济较发达,农民有着很强的建房意识,受传统落后思想影响,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问题比较严重,极大影响了城乡环境品质。”福清市副市长、福清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施家雄说。针对这一“顽疾”,福清自2016年4月份开始启动新一轮整治“两违”行动,并坚持纪律治违、科技治违、制度治违相结合。
坚持纪律治违。以党员干部为突破口,把“两违”作为党员干部是否忠诚、是否干净、是否廉洁的“试金石”,彻底杜绝人情歪风。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全市所有领导干部公开签订承诺书,作出“不参与、不干涉、不讲情、不过问”的郑重承诺。同时,坚持把“两违”整治行动作为执纪监督的重点,严厉查处整治“两违”不力或者在整治“两违”行动中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
石竹街道成立了“两违”治理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霞满村,对全村个人建房开展详细调查摸排,并进行科学分类,制定“一户一改”方案,区别处置。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严控“两违”,一方面简化个人建房手续,引导村民按规定程序建房,另一方面加强巡查管控,对新增违法建筑零容忍。
坚持科技治违。用好市“两违”综合监管平台,强化新增违建查处及日常巡查。主要按照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全市设置534个网格签到点,每日上报巡查日志,实时掌握巡督查情况,及时录入新增违建并按规定程序限时处置到位后,形成闭合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天上巡、地上查、网上管”的“三维”管控机制,使用无人机、年度“两违”遥感影像及航拍监测,消除巡查盲点,使违建无处遁形。
坚持制度治违。建立出台《福清市“两违”查处规程(试行)的通知》等约十个系列文件,对建房审批、挂牌施工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治违工作提供制度依据。特别是依托村镇个人住宅审批系统,优化建房审批流程,将审批权限下放给镇街,创新“建房挂牌”制度,并在施工牌上设置“二维码”,通过扫描即可查询审批建房全部信息,让社会群众参与监督。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日常巡查、及时报告、有效处置等综合机制,福清实现了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正在逐步减少,建房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江镜镇南宵村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积极创新资金筹措方式,通过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拓宽集体资金来源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等做法,打造了资金汇聚“新洼地”
资金投入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工作实践中,福清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解决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放大财政资金效应。打破过去各部门支农资金分散使用的局面,推行支农资金整合利用,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倾斜力度。制定2016~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安排计划,确保每年财政资金投入不少于2亿元,特别是针对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设立专项资金,全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
同时,在资金使用上,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精品村、精品提名村分别给予奖补1500万元和500万元;对福州市级示范村、福清市级示范村分别给予奖补300万元和200万元,放大资金使用效应。
拓宽集体资金来源。注重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作用,通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自我资金保障。制定出台《关于扶持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通过明确财政、用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资源型经济、物业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等不同类型村集体经济。每年市财政投入近千万元资金,作为扶持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努力推动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福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充分发挥福清华侨、企业家“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精神和民间资金雄厚的优势,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做慈善”“树新风”,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
去年至今,福清市社会各界捐赠资金达2.6亿元。以推进移风易俗为抓手,发动工商联、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力量,动员企业家放下“面子工程”,通过移风易俗,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各项事业。今年以来,福清企业家已经累计捐赠移风易俗资金1.2亿元。
垃圾分类为江镜镇南宵村带来了整洁的卫生环境。
创新党建引领机制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多维治理”、“平安福清”和“争当乡贤、助推发展”等活动,进一步凝聚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的强大合力
农村基础党组织强不强,是农村各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重中之重。福清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各方共同参与,进一步凝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的强大合力。
开展“党建引领、多维治理”行动。实施治理体系优化、清风正气护航、平安福清提升、群众动力激发、文明文化引领等“5+N”工程,采取典型引路、试点先行,发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包括农村人居环境等各项事业在内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开展“平安福清”行动。着眼营造安定稳定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党组织领导、村(社区)自治、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构建综治平安“五不漏”责任体系,逐一明确市、镇街、村居、村民小组、村民五个层级的具体任务和责任清单,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巡更保平安”活动,打赢了“平安建设”翻身战。安全感率、平安知晓率、执法满意率等大幅提升。
开展“争当乡贤、助推发展”活动。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动员1万多名党员干部回乡报到、当好乡贤,带动社会各界乡贤回乡,参与城乡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自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各类乡贤文化宣讲、座谈会近1000场次,在祠堂、老人活动中心等地开辟乡贤榜、纪念碑250多个,收到乡贤建言献策2400多条,协调落实帮扶项目300多个、帮扶资金超过1亿元,形成共同扮靓家园的良好氛围。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
【记者手记】
迈好规划这个第一步
蔡茂楷
早些年,在福清农民家中采访,聊着聊着就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不在农村,而是置身大城市,到事业成功、生活条件优越人士家中做客。因为,农民建的房子大多外观豪华气派,内饰讲究,颇具现代感,与城里人家相比,毫不逊色。但是,当采访结束,走出家门时,马上就会感觉到,那儿的确是农村,周边的房屋零零落落,散散乱乱,几无章法。
“单门独户看,像发达的城市;连在一块儿看,像落后的农村。”在经济发达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有着强烈建房冲动,但是因为缺少总体规划,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严重,结果是钱花了,漂亮的房子建起来了,却不能真正享受有序、文明、高品质的现代生活。
加强规划,整治“两违”。经济实力位于福建前列的福清市准确地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牛鼻子,出台一系列强硬举措。严格按规划建村,严厉整治“两违”,新增违建实现“零增长”,短短几年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改观。福清市的一系列做法,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有着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