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土地户籍制度改革不及时 农民进城还有很大障碍
“我们原来制定政策很重要的因素,至少通过几亿农民工进城,带动消费和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可是事实上颁布政策文件以后,落实的非常缓慢,特别是发达地区。横亘在城市和农村两种制度之间,第一个是户籍制度,特别包括北京、上海这种限制的非常之严,极为苛刻,比国外的移民都难。第二个就是土地。”11月18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李铁强调,只有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下去,城镇化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和效率配置的提高。
以下为李铁发言实录:
管清友:我们看到在这次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里头专门提到了,以户籍制度的改革推进城市化,我还想追问一下,这个方面会有什么具体举措吗?实际上这个问题,大家也非常关心。
李铁:户籍制度改革前一天发改委召开了经验交流会,实际上现在城镇城乡间的户籍关系,很多障碍基本解除了,比如说,你们刚刚看看关于计划生育,城市已经放开二胎了,很多人不愿意转向城市户口和城市过去不放开二胎政策有直接关系,原来只有农村可以生两个孩子。现在实际情况是越发达的地方,人口越多的地方越不愿意放农民进城,中部地区,我去了安徽调研,包括合肥对外来农民工的整个限制大大解除了,但农民不愿意进去。我们原来制定政策很重要的因素,至少通过几亿农民工进城,带动消费和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可是事实上颁布政策文件以后,落实的非常缓慢,特别是发达地区,就像刚才我讲过的,恒定在城市和农村两种制度之间。第一个是户籍制度,所以发达地区,特别包括北京、上海这种限制的非常之严,极为苛刻,比国外的移民都难。第二个在香港大家都知道,在香港有七年的居住期可以直接转化为香港户口了,因为他认为你有需求,我们生活20多年了,在座的都是白领想转为户口非常难,设置条件非常苛刻。第二个就是土地,土地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及时,农民进城还有很大的障碍。我们只有把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下去,城镇化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和效率配置的提高。
《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于11月17日-19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