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电信诈骗,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应成监管“盲区”(两会声音)

发表于:2017-03-08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郑良、许雪毅)“个别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成为电信诈骗团伙套取、漂白非法资金的‘绿色通道’。”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秀兰说。

  滕秀兰长期关注电信诈骗。“非法资金通过银行转账、直接取现的案件呈现下降趋势,但诈骗分子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在线消费、POS机套现的案件却不断增加。”她举例说,去年第四季度,福建沿海一个地级市的反诈骗中心共接到诈骗警情1049起,涉案金额1445万元,其中涉案资金流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有587起,占到警情总数的56%。
  “第三方支付平台总部大多设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存在监管盲区。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必须到总部才能查询资金流向,影响了打击时效。”滕秀兰说,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账户审核把关不严,诈骗分子用虚假信息也能注册账户;少数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标准较低,网络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案发后甚至不能协助公安机关查询资金流向和准确交易信息,了解商户和交易者身份。
  诈骗分子利用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发行的POS机虚构交易套现也是当前电信诈骗犯罪出现的新手段。滕秀兰说:“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大量发行POS机,在审核商户资质时把关不严,有的甚至层层转包,诈骗分子虚构交易在POS机上套现,快速转移赃款。”
  滕秀兰建议,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加强交易监管;参照银行ATM机转账延时到账规定,延迟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入账,这样被骗客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撤销支付、挽回损失。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