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新动能

发表于:2017-03-24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释放新型城镇化红利

  积极培育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新动能

  近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红利的五大新源泉”的讲演中指出,农业产业化和土地确权的改革是新时期红利的重要来源。同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指出,当前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驱动作用的新动能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动能潜力巨大,夹带通过改革加以释放。

  当前,北京市通州区正处在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北京市传统的农业大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将会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难得机遇。

  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种矛盾在北京表现得尤为突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等矛盾亟待破解。而破解这一切的钥匙,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表现在增加中高端农产品供给、退出低端种养殖业上。目前,通州区拥有西集镇樱桃,永乐店林地棚室食用菌、山药和食用鱼,漷县生菜,张家湾葡萄,于家务芹菜,宋庄精品梨八大优势农产品产区和籽种、食用菌两大产业,拥有“白玉”豆腐、“西集好农夫”大樱桃、“金娃娃”鲜猪肉、“永旺”山药等50多个农产品名优品牌。如何整合资源、做大做强这些产品和品牌,从而为北京市提供高端鲜活农产品是通州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同时,通州区也在加大低端种养殖业清退力度,争取2017年实现京哈高速以北地区的“小散乱污”种养殖业全部退出。

  第二,着力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是满足京津冀高端需求的重要抓手。以大运河为品牌,以旅游为核心,打造集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商务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庄园综合体,实现农业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农业生态价值,同步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生态改善。经过这一系列供给侧改革后的通州休闲农业,将会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道亮丽景色。

  第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供给侧改革的引领作用。以国际种业科技园为依托,加快种业交易平台建设,确保种业研发中心主体完工,大力引进种业重点企业,集聚更多种业科技资源,着力打造“种业硅谷”,着力打造“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业物联网,扩大电商销售规模。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会得到更为强劲的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清退工业大院,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逐步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乡间、区域间、村落间高效便捷的交通走廊建设,实施农村网格化管理,提升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十三五”末期,通州将形成京哈高速以北乡镇完全城市化,京哈高速以南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格局。

  相信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城镇化红利的释放,交通便捷、生态良好、职住合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通州区区委农工委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