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
本网讯(记者 阮蓓)4月1日,记者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四川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批准成立的四川自贸试验区,涵盖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三大片区共119.99平方公里,力争经过3——5年改革探索,建成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据介绍,四川自贸试验区以“四区一高地”为战略定位,即建设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一是突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根据三大片区功能定位,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打造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高地,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川南临港片区建设成为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分片区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二是突出打造国际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依托双流航空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川南临港口岸、成都中欧班列,构建内陆开放必备的空、铁、公、水联运的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加速构建中东西互济、海陆空统筹的对外经济走廊,形成独具四川特色的与“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联通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三是突出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共争取到159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双向投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和激活创新创业要素等6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新一批自贸试验区试点,标志着中国自贸试验区进入“3.0时代”。未来四川自贸试验区主要工作方向为:一是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二是打造现代高端产业服务平台;三是探索内陆与沿海沿边协同开放新模式;四是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对内加快形成以自贸试验区为引擎、成都经济区为龙头、川南经济区为支撑、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对外增强西部地区辐射带动能力;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优势产业转移,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投资新热土、高端产业聚集地和创新驱动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