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菜不等于有机菜
在无锡市人民中路一家商场的精品超市里,蔬菜货架上,“精品黄瓜”的标价为25元/斤,而当天普通菜场里,黄瓜只要3.5元/斤。“精品蔬菜应该就是有机的吧?据说无污染、高营养、质量好,所以价格要贵一些。”市民张女士说。
与张女士持有相同观点的市民不在少数。然而事实上,“精品蔬菜”与“有机蔬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月起,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要求所有有机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都必须加施中国有机产品防伪追溯标签。
“精品菜”与“有机菜”不是一码事
在锡城的许多超市里,都能看到独立的“精品蔬菜区”。相比于普通蔬菜,这里的精品蔬菜卖相较好,大多用塑料盒、薄膜包装过,但价格高昂,基本上要高出一倍左右。比如售价6元/斤的精品芸豆,普通散称只要3.99元/斤左右;精品青椒10元/斤,普通青椒每斤只要2、3元左右。
“听说这些菜农药含量要少点呢,应该就是有机的吧。”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大多数人这样回答。而在一家超市当记者询问是否有有机蔬菜时,店员也将记者指引到了精品蔬菜区。
“精品蔬菜与有机蔬菜不是一码事。有机蔬菜肯定是精品蔬菜,但这不能反向推论。”然而,一位超市生鲜部的工作人员却透露说,有的精品蔬菜并非有机食品或无公害食品,生产环节还是使用农药、化肥等。只不过一些精品蔬菜是超市在定向采购净菜时要求更严格些。
据工作人员解释,精品蔬菜通俗来说,就是经过了“外形筛选”的蔬菜,一般是在蔬菜基地定产定量生产。这些菜、果的卖相、包装都要比普通蔬菜要好,但进价也要高出一倍左右。“运输、包装、成本都有上升,而且要把蔬菜卖相不好的地方摘除,上市损耗比较大,所以售价不菲。”
而有机蔬菜则不光品相好,还有着相当严格的标准。“有机蔬菜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并且需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的相应要求和标准来进行生产和加工,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认证机构的质量控制和审查。”
“精品蔬菜”没有权威认证标准
那么,蔬菜是不是“精品”有没有相关标准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精品蔬菜”只能算是一种商业行为,相当于一个“卖点”。目前对于蔬菜的标准认证,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精品蔬菜”不是蔬菜级别的认证,也没有任何相关标准。
在一家超市的普通蔬菜区,记者看到前来买菜的人不少,多数比较新鲜的菜品很快就会被抢购。有几位老人在挑选叶菜时,还把泛黄的叶子掰了下来。“还是这种菜实惠,还能挑挑,那种精品菜中看不中用的。”老人说。而在“精品蔬菜”区,大多数市民只是看看,出手的人并不多。“平时不大会来买这种精品蔬菜,主要是买给小孩子吃吃,还是图个方便安全吧。”选购了精品蔬菜的陈小姐说,她没有在意过这些蔬菜上面贴的标签,只是觉得“卖这么贵,质量应该是更好的”。
据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称,精品蔬菜的受众本来就是以年轻人为主,质量确实要比普通蔬菜好一些。蔬菜经过运输、包装,成本会有所上升,所以价格自然而然就抬高了。不过他也承认,精品蔬菜没有相关的认证标准,而是由蔬菜公司或者经销商家自身认定。
有机产品认证新规本月实施
据了解,本月起,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国范围内实行,每枚有机产品标志有唯一编号。消费者如果想要购买有机产品,可先查看产品上是否标有有机产品认证标识,即“中国有机产品标志”和“中国有机转换产品标志”图案。登录“中国食品认证信息系统”,点击页面右上角的“有机码查询”,输入产品包装上有机防伪追溯标签上的17位有机码,即可查询真伪。
根据新规,今后认证机构将对每枚认证标志进行唯一编号,并采取防伪、追溯技术,确保发放的每枚认证标志能够溯源到其对应的认证证书和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单位。
据介绍,新规建立了认证证书统一编号制度、认证标志统一编号制度、档案记录制度,对出现问题的有机认证产品实施溯源。认证机构的认证过程记录、产品检测机构的检测过程记录和环境监(检)测机构的监(检)测过程记录要完整、真实、准确、可追溯,记录保存期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