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有机农业地位将提高
刘永好说,“中国企业家的主流是好的,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少数’,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减少企业家群体的精神压力和顾虑,加强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与信心。”
好了,步入正题,接下来看看这几天三农领域发生了哪些事情。
#农业部推动农产品品牌变现#
日前,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规划》指出,加快制定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饲料安全、农业转基因等国家标准,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依法行政的行业标准,基本实现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
《规划》明确,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稳步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化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同时,借助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网络电商平台,开展“三品一标”宣传推介,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数据:四川成都有7134位农业职业经理人#
为了培养更优质的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去年,成都确定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职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大学、成都电大、成都市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为2016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机构。
此外,成都选派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前往浙江等地深入学习,还开展“十佳”、“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评选活动,促进经理人们相互学习。
目前,成都将进一步创新培育机制,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品牌营销等培训,今年力争培育职业农民20000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700人、林业职业经理人200人。
#农业供给侧改革守住三条底线#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今年的一号文件如是开篇,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如何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一号文件”提出,一定要守住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专家:加快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 #
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丽朴昨日提交了《关于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的议案》。她建议,抓紧研究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法》,明确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统一规划,并采取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
她说,目前,批发市场是销售集散地,而不是农产品质量的形成者,其功能是提供经营场地,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和行为,对批发商的进货来源及质量难以控制。由于农产品品种多、检测成本高,为降低成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往往会减少检验人员、缩小检测规模,导致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能实现全覆盖,有相当部分上市的鲜活农产品没有经过质量安全检测,存在较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