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技术|有机耕作的社企农场
川上农庄是环保农庄,奉行有机耕作,主理人杜日文(阿杜)和陈淑珍(Teresa)说,农场在香港有必要存在,“农场的社会责任是为本地提供新鲜食材,平日街市从内地入口的蔬菜需早一至两天收割,但如果在香港种植,早上收割下午已可以售卖,必定新鲜”。
鱼菜共耕 川上农庄因位处溪水流经的土地而得名,阿杜解释,以前山上村落居民依靠溪水生活,现在溪水大部分流到水塘,部分溪水被引到农场。 川上农庄的特色是“鱼菜共耕”,川上农庄部分农夫都上年纪,不停弯腰种菜对他们而言是个负担,加上善用水资源,水耕就成为一个好方法。 农庄利用溪水养鱼,因为鱼类会在水中排泄,养鱼的水需要时常更换,换出来的水会利用微生物分解,再用作种植番茄,剩下的就传送到白色发泡胶板下面,用作种植蔬菜,水中的养分多少可反映在蔬菜颜色上,比较绿的代表养分较充足。 肥料天然分解 有机农庄使用的肥料很多都是天然分解而成,例如这些竹蔗皮,分解后会如泥土。 吓走野猪 川上农庄的农地之前荒废了40年,更是山上许多野猪的栖身之处。阿杜说,开设农场时虽把野猪赶走,但仍不时有野猪“回家”吃东西,破坏农作物,因此他在农田四周安装电网。 电网最强电力可达120伏特,能杀死野猪,但他不希望杀生影响生态,所以把电力调至可“吓一吓”它们便可。他更笑言自己也不小心被电过,但没有大碍。 间种法防虫 不用农药的有机农庄如何对抗害虫?阿杜说“间种”是方法之一,概念是在一片农田种植多款不同植物,如只种一种菜,遇到“喜欢”吃该种菜的昆虫,整片田的农作物便会被快速破坏。如田里有不同种类的菜,昆虫吃完自己喜欢的一种便会离开,确保其他种类的农作物无恙。 厨馀界清道夫 黑水虻是有机农庄重要成员之一,可说是“厨馀界的清道夫”。阿杜每天从各处回收的厨馀,部分利用蚯蚓处理,再加入控制好比例的碳和氮,让微生物滋生,令厨馀得以分解。除蚯蚓外,黑水虻是另一选择。 黑水虻幼虫白色,每天可吃自己体重两倍的食物,成长速度快。黑水虻成虫黑色,外形像苍蝇,没有嘴巴,故不用进食。黑水虻除可用作分解厨馀,阿杜也会把它们消毒及冻死后用作鱼粮,如果鱼类吃不完,冻死的黑水虻也不会四围飞,影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