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的底层逻辑,你思考过吗?
1投资迭代与市场热点悖论
目前很多旅游项目,投资额度大,动辄号称数十亿上百亿的投资建设,几乎无法做到产品的更新迭代,而旅游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热点瞬息万变,受众的喜好难以琢磨,这就形成了投资迭代和市场热点转换的悖论,大多数旅游产品,就死在了“不受市场青睐,又无法更新换代”。因此,未来对旅游项目的投资,或许灵活可迭代的产品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2从众心理经久不衰
从众心理也称“集体心理”(跟风),是最普遍的一种消费心理,这几年因为真人秀节目而爆红的旅游点心恰恰说明了旅游产业的从众心理历久弥新。从众心理是受众的普遍心理,通过对从众心理的深入挖掘,增强广告对旅游消费者的引导力度,营造一种能够让消费者感受亲近的空间,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最佳效果。
3儿童经济的本质是全家经济
通常,儿童不具备独自旅游的能力,是跟随家长一起出游,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消费的决策,一部分是以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在旅游消费过程中,父母虽然是实际购买行为的决策者,但是在选择旅游产品时,父母的决策往往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是从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出发。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年龄、性别、喜好、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等都是父母在进行消费决策前重点考虑的因素。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积累,孩子们也会主动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父母往往比较乐于接受或鼓励孩子的决策行为。
4乡村旅游与本土受众悖论
一直以来,乡村旅游都被倡导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传承乡风民俗,但十里八村同风同俗,往往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主要针对周边城市客群,这些居民熟悉本地的风俗文化,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乡村的吸引力,并不在地域特色文化,而是一个景色优美,亲近自然,食物生态,休闲放松的环境而已。
5共享经济的本质
旅游是朝阳产业,新经济,它本身与共享经济的结合性更好,比如说AirBnb,通过把家庭或个人多余的房间、库房、车位等分享出来,这些本身在平时不产生价值,甚至还产生消耗的东西分享出来,将这些以极低的成本分享出去。这样不但能提供给分享者足够多的经济回报,同时对购买者来讲又极大地降低了购买成本。
在整个分享过程中,共享经济在旅游业态中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是淡旺季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对称的问题,第二个是资源优化配置和个性化问题。共享经济解决了痛点问题,因此其成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