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有机生活到底还有多远?
有机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和常规产品的天然化转变是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生活方式转变的大趋势。这非常值得称道,它表明我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正在出现质的转变。随着对于『有机』这个话题的了解和参与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和实践,在为生活各方面所需做购物选择的时候尽可能地避免一些特定的有害成分,并且越来越注重对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 一年一度在德国举行的BioFach有机展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汇集各种有机产品的博览会。
很多人最早都是从食品安全开始关注有机的。直接吃进肚子的一切都应该是纯净健康的,这点毋庸置疑。但人体并不只通过饮食来摄入外界的物质,护肤品,或者说个人洗护用品,同样需要足够的重视,因为所有涂抹在皮肤上的东西及其香料成分都会通过皮肤吸收和呼吸系统被摄入人体。然而,尽管这些问题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但目前为止哪怕在高度注重生活品质的欧洲,人们也还无法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彻底放心,更何谈护肤品安全。所以,不得不承认,总有无法代谢的甚至是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选择有机食品和有机个人护理产品,或者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无公害食品,以及更偏重于植物原料的保养品。
▲ 在欧美等国家,有机食品已不局限于一日三餐中的食物,各种零食、茶品也一应俱全。
从食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层面,我们很容易再转而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经常很贴近身体的东西,是否也会存在安全问题?在这些产品上是否也有有机的或者适合素食主义者的更好更生态的选择?其实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这个领域也依然还是处在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然而一个好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开始对此投入关注。甚至,有些好莱坞明星在红毯秀时,会刻意地穿上有机针织物或是通过公平贸易项目出产的原料做成的礼服或长裙。无论是出于个人信念还是为了作秀,公众人物们在这方面引起的大众关注度,也足以让越来越多的原料商或是成品品牌更加重视针织物及生活用品方面的原料安全。
▲ 由有机方式种植的棉麻原料制作成的成品也是有机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产量、设计以及人们的消费意
让我们再回到这一趋势转变的源头。为什么『有机生态』这个概念会被提出来?健康问题是最根本的原因。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成分和化学物质被证实对人体存在短期的威胁,有些成分因为无法被人体代谢,在体内逐步积累甚至相互结合后更会造成长期的伤害。对自身及家人有害的,就尽可能避免,并寻找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在这方面,欧洲人比我们考虑得要更深远得多。除了眼前可见的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问题以外,欧洲人更多地在思考每一个看似独立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欧洲大陆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食品运输、过度的海洋捕捞、濒危物种的捕食,以及不可生物降解的各类材料的制造,都在持续污染地球,拷问群体良知。于是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正逐步开展或参与到各类民间的或是政府规划的环保项目中,改善产业形态,帮助改善自然环境,并通过企业文化去影响他们的员工,使得越来越多普通人能对环境可持续引起重视,理解在从自然获取资源的同时需要对自然环境反哺。
▲ 有机产品,严格意义上应理解为对尊重生态下的一切产物,因此,它不是植物的专利,在欧美等国家鱼肉等荤
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
产业发展的落后是一方面。虽然目前市场上以『有机』为卖点的产品似乎越来越多,但大多概念大过实质。严格来说,目前我们国内还甚少存在符合国际有机农业标准的农田。以这个基础为评判,其实很多我们能见到的标榜『有机』的食品充其量只能是无公害农产品。
另一方面,则是全民环保意识仍然存在一定欠缺。我们的确应该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并不再仅仅是国家或者企业层面的事, 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或者仅仅是消费选择,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也许,一次性地彻底地改变生活方式,如之前所说的从饮食到个人护理到衣着到生活用品通通更换成有机或是纯天然的,会让绝大部分人觉得困难甚至不可接受。但,如果可以点滴做起,例如去超市购物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或是宁可跑远些也要将废旧电池扔到专用回收箱,我们的每一次小的决定必然能汇集成全社会的大步前进。
因而,『有机』、『生态』这些词,本就不能作为噱头或是光环而存在。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而为此所做的每一个有意识的包含着责任的决定,都可能会帮助维护环境,并促进社会向更注重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