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牧羊人的最后一个游牧之夏

发表于:2017-09-16

  在“铁日孜窝孜”夏牧场,喀拉塔什其木干村的村民们清晨将羊群赶到牧场上吃草(7月24日摄)。

  

   在“铁日孜窝孜”夏牧场,19岁的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民买买提阿克木·阿不都热扎克在民间歌会——“约隆”会上弹琴(7月21日摄)。

  

   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主任艾沙买买提·居马带领大伙儿涉水过河,前往“铁日孜窝孜”夏牧场(7月20日摄)。

  

  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民在夏牧场进行传统叼羊比赛(7月21日摄)。

  

  

  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民在夏牧场合影(7月21日摄)。

  南疆四地州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程度深,而帕米尔高原则是南疆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易地扶贫搬迁,成了改变帕米尔高原牧民生活的可行路径。

  去年,搬迁方案传到距离新疆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委会不到30公里的“铁日孜窝孜”牧场后,得到了全体牧民的支持。这个夏季将是这里的牧羊人在“铁日孜窝孜”牧场度过的最后一个夏季。到2020年,世代游牧于帕米尔高原深山牧场的数万柯尔克孜族贫困牧民,都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走出深山,定居平原,结束延续了千年的游牧生活。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