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3项授予“水稻科学家”,预示百姓饭碗将发生哪些革命?

发表于:2018-01-13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左)在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农场查看水稻生长情况(2017年10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2017年9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科技正在中国掀起一场“饭碗里的革命”。

  1月8日出炉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有3项水稻研究成果和团队上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等完成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潘国君团队完成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用不到世界8%的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题。水稻育种技术的多项突破,不仅使水稻产量持续提高、种植地域大大扩展,更迎来稻米“量身定制”时代。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