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帮扶显真情

发表于:2018-09-11


  8月31日,洛南县麻坪镇孤山村21户贫困户拿到新房钥匙,住进贫困户安置点的新屋。

  

  8月31日,洛南县石门镇刘家村群众在晾晒新采摘的核桃。2018年,洛南县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

  

  洛南县四皓街道办抚龙湖社区的群众在当地巧手工艺品公司进行草编制作(8月30日摄)。该公司依托洛南悠久的草编工艺传统及原材料优势发展草编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000余人从事该产业,其中贫困户300余人。

  

  洛南县古城镇李庙村村民李康谋(左)与女儿李欣在清洗蔬菜(8月30日摄)。近年来,洛南积极实施自来水工程,完善村民配套饮用水措施。

  

  洛南县柏峪寺镇薛楼村第一书记赵丹丹(右二)在和刚理完发的村民聊天(8月29日摄)。赵丹丹在成为该村第一书记后,发现村里老人理发极为不便,便联系县城爱心理发师,为村民们进行每周一次的义务理发。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的扶贫干部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时刻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记在心头。村民门口的入户路有没有完工?村民家里的自来水有没有接通?村里老人的头发有没有人去理?村里的贫困户有没有搬进新居?村里的产业有没有发展起来?村里的环境有没有好好清理?……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就是脱贫攻坚中干部们最关心的“大事”。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洛南全县共有人口4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2万户10.32万人。为了让困难群众早日摘掉“穷帽”,洛南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实施城市提升、乡村振兴、旅游带动、工业转型、协同发展,在干“大事”的同时也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做好做实,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已实现8个贫困村、1.32万户4.92万人脱贫。

  新华社记者 陶明 刘潇 摄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