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种植栽培技术及其常见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6-08-17 来源: 作者:chuhe
1.苦瓜种植条件
苦瓜属短日性植物,喜温、喜光、耐热、耐湿、不耐阴,对光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较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其良好生长,对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但不耐涝;适应性广,可在我国南北方多种土壤中栽培。
2.催芽
育苗培育壮苗是苦瓜栽培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基础。苦瓜种子皮厚壳硬,直接播种后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容易发霉烂种,致使田间缺苗断垄。因此,生产上一般都采取催芽播种。
催芽浸种前先将种子晾晒4—5小时,再用54—56℃温水浸种10分钟,并不断搅拌,再用冷水浸种8—10小时捞出。浸过的种子用干毛巾擦干后,用钳子破开种子1/3或1/2,以利出芽,但不可损坏种子。然后将种子用湿的毛巾包好,放在培养箱中,在30—32℃条件下,催芽36小时左右即可出芽。
3.播种
苦瓜露地栽培,一般先在日光温室内育苗。播种的前一天把准备好的营养土(取没种过瓜类的田园土草炭:蛭石:腐变的人粪干=1:1:1:0.5;加磷酸二铵1公斤/米3,过筛掺匀后堆成堆,用塑料布盖严,几天后可用,用时需要再均匀掺一次)装入10厘米X10厘米的营养钵内,或装在备好的育苗畦内(用木条将畦按10厘米X10厘米打成方格,方格中间用木棍打1厘米深的眼),浇透水。
第二天再用水把营养土喷一遍后,撒一薄层过筛细土就可播种。把催好芽的种子放在小眼内(注意:芽向下贴着土),种子上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小土堆,然后再遍撒一层细土。以北京地区为例,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苗龄大约是30-35天,5月上旬终霜后定植露地。培育壮苗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要素之一。
4.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密封温室以提高温度,播种畦内插小拱棚,盖薄膜,提温保湿,使白天温度保护在30-35℃,夜间保持在15℃以上。当50%出苗后,及时把小拱棚的膜再盖上。幼苗出齐后,将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0℃左右。见干就浇水,采取控温不控水的原则,保持幼苗健壮生长。以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至定植前几天把棚膜全部掀开,进行炼苗。
5.定植
因苦瓜为喜温耐肥作物,故需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掺匀后按1.5米先做成平畦浇水,待几天土稍干松后,再做成畦面宽80-9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畦,定植前5-7天铺上地膜。每畦两行,株距60厘米,打线定植。挖坑不要太深,定植后能稍挡点水为宜。为防止地温下降,一般采用蹲水定植法,待坑内水渗后,用土把坑封好压严,以防漏风。定植后要及时插架,因苦瓜长势非常强,所以要插坚定的人字架。架间距20厘米(稍粗的架材可30厘米)。及时插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幼苗迅速缓苗,每667平方米定植1300-1600株,用种量250-300克。
6.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立即浇定植水,定植后一周要浇缓苗水,而后中耕蹲苗,10天左右结束蹲苗,随水追肥促进生长,以后每隔6—7天浇一次水。在开花期要适当蹲苗,中耕保墒,待第一个瓜座住后,再浇水促秧。盛果期,以5—7天浇一次水为宜。苦瓜苗期不耐肥,追肥要薄施。结瓜开始后要持续供肥,结合浇水,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亩追尿素10kg或复合肥15—20kg。结果盛期要增施2—3次过磷酸钙,每次10—20kg,以防止早衰,延长采收期。如在盛果期追肥不足,则植株生长势弱,侧枝细,叶色偏黄,结瓜少,瓜个小,产量低,品质变差,苦味增浓。
(2)搭架与整枝
苦瓜蔓细长,要及时搭架绑蔓,以免因大风损伤,由于苦瓜侧蔓的雌花发生较迟,基部侧蔓宜摘除,以发挥主蔓结果的优势。否则侧蔓生长旺盛,既浪费了植株的养分,还会导致疯长,造成化瓜、早衰等现象。一般主蔓长到50—70cm时开始整蔓,摘除基部所有侧蔓,只留主蔓上架。主蔓上架后,侧蔓若无雌花,则将侧蔓从基部摘除,若有雌花,应及时摘心保瓜。到了生长后期,为了通风透光,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黄叶及细小的侧枝。
6、病虫害防治
(1)叶霉病、白粉病
一般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1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喷雾。
(2)蚜虫
2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3)红蜘蛛、茶花螨
克螨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茶花螨。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