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栽培种植技术及其常见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6-08-24 来源: 作者:chuhe
1.芹菜的育苗
(1)春季栽培育苗
①种子处理。播种前5~6天晒种1~2天。晒种时不能直接平摊在水泥地上。浸种24小时,浸种时需换水1~2次。
②播种。露地育苗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底,越冬期覆盖防冻,或2月上、中旬大棚内育苗。
播种量为每平方米苗床10克,每公顷用种量7500克。
播种时每千克种子可与5千克细土拌匀后再撒播。播后盖O.3厘米细土层和遮阳网。
③苗床管理。播种出苗前主要保持苗床湿度,幼苗顶土时揭去遮阳网。出苗后,苗床既要保持一定湿度,但也不宜多浇水。
出苗2~3天后开始间苗,2叶期再间苗1次。幼苗长到3~4叶时,适当控制浇水进行炼苗,促进根系发育。
气温降至O℃以下时,可用遮阳网或草帘等覆盖。大棚内育苗和栽培的,育苗后期可多施肥,促其生长。大棚内如夜温太低,应注意保温。
(2)夏季栽培育苗
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量为每平方米苗床7克。种子浸种24小时后播种。覆土O.8~1厘米。出苗后及时的间苗,幼苗间距为2厘米左右。4月下旬播种的,不再覆盖薄膜。播后苗前要盖遮阳网,以利保湿。苗床规格、要求同春季栽培育苗。
(3)秋季栽培育苗
播种期6月上旬到7月中旬播种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下旬定植。由于秋季栽培播种期正在夏季高温季节,而芹菜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5℃,超过30℃难以出苗,因此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①变温处理。将浸种后的种子洗清后用纱布包好,挤去部分水分,放在冰箱中,保持5℃左右放2天,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2次。再将种子摊晾在有光的15~22℃环境中,每天仍用凉水冲洗种子2次,之后可用电扇吹5~10分钟,以吹去附在种子上多余水分,防止水分过多造成氧气不足,影响发芽。一般经4~5天处理即可发芽。
②激素处理。用5毫克/升的赤霉素(九二O)浸种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8小时,然后按上述方法摊晾在15~22℃的有光环境中。
③冷凉处理。把已经按第一种方法浸过的种子包在纱布内挤干,然后吊挂在深井内离水面40~50厘米处,每天也需冲洗2次,方法同上。经5~6天后即可发芽。
播种后需覆盖一层O.8厘米厚的细土,平盖1~2层遮阳网,然后喷足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揭去平盖于地面的遮阳网。幼苗出真叶时间苗1次,2叶龄时再间苗1次,苗距为4厘米×2厘米,4~6叶时定植。
(4)冬季栽培育苗
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可在大棚内进行,遇高温仍需用遮阳网覆盖。由于冬季栽培用种大多为当年采收的新种子,播种时尚处于休眠期,打破休眠的方法同秋季栽培。播种方法可参照秋季栽培育苗。苗床管理上,若气温已下降,可按春季育苗的方法进行。
2.幼苗保护
当小苗出齐后应及时的去掉畦面上遮阳物,苗出齐后畦面不宜过湿,及时喷施新高脂膜,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小苗茁壮成长。当小苗长到1叶1心时需拔草一次,小苗2—3叶时,保持地表见干见湿浇水,进行蹲苗,培养壮苗,使小苗生长尽量一致。如遇暴雨,则要及时排除畦中积水,防止发生幼苗烂根死亡或烂苗现象。芹菜喜湿,整个苗期均应以小水勤浇,浇水时间高温季节一般在傍晚进行,以土壤见湿见干为原则,保持湿润的土壤条件。
3.芹菜的定植
适时定植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幼苗的长势,选择定植时间。当株高15—20厘米,有4—6片真叶,茎粗0.5厘米,土温适宜时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天要给苗床浇水,起苗时要连根挖起,抖去泥土,淘汰病弱苗。栽苗时大小苗要分级,把相同大小的苗子栽在一起,栽苗深度以幼苗在育苗畦的入土深度为标准。
4.芹菜水肥管理
(1)苗期施肥技术
有简单遮荫物的苗畦,因蒸发量较少,在浇透底水后一般不需再浇水。没有遮荫物的苗畦,因气温高、蒸发量大,要注意在早晨或傍晚经常浇小水。一般1至2天浇一次。早春或冬季育苗,一般不需浇水,以防降低地温。
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必须经常浇水。保持畦面湿润,防止烈日晒伤幼苗。一般2至3天浇一小水。
幼苗长至3至4片真叶时,根系开始扩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浇水次数要逐渐减少。
使畦面见干见湿,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加速幼叶分化。若浇水过多,易导致幼苗徒长,不利于培育壮苗。在2至3片真叶以后,可结合浇水进行2至3次追肥,追肥量要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个育苗畦冲施尿素或三元复合肥0.25至0.5千克。根据苗情,在苗期还可结合防治蚜虫施1至2次叶面肥。
(2)生长期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 芹菜进入生长期,生长加快,所需肥水也较多,在此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供给芹菜充足的水分及营养。此时期浇水采用灌溉方式,同时结合浇水追施氮肥。追施尿素时,可把尿素放在一桶中加水溶解,随水浇灌冲施到田中。浇水和施肥结合在一起进行,可使施肥均匀,且有利于肥效的较快发挥。
(3)芹菜追肥管理
芹菜适宜多施氮肥,但不宜追施尿素。芹菜在整个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氮素肥料,追肥要以碳酸氢铵为主。做到少量多次,一般需追肥2-3次。但要注意,芹菜不宜追施尿素,因为芹菜追施尿素后生长反而缓慢,纤维素增多,植株容易老化,品质降低,食用时带有苦味。
追施有机肥,可提高芹菜品质。追施沤制腐熟的鸡鸭等家禽有机肥,芹菜植株柔嫩粗壮,纤维减少,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但没有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不可作追肥施用,以免引起烧蔸烂根。
补施微肥,可防芹菜生理病害。缺钙会引起芹菜“烧心”,缺硼则会引起芹菜空心、叶柄开裂等生理病害。叶面喷施0.5%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可防止芹菜“烧心”。为防止芹菜空心、叶柄开裂,可每亩基施硼砂0.5-0.75公斤,或用0.3%-0.5%硼砂溶液叶面喷施。
5.芹菜常见病虫害防治
(1)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可采用苗床土消毒防治,也可在苗期浇根,用75%百菌清800倍液、70%多菌灵800倍液;
(2)炭疽病
可用70%多菌灵600倍液、80%炭疽福美粉剂800倍液等;
(3)生长期叶斑病、真菌性病害
可用78%百菌清700倍液、50%多霉灵粉剂1000---1500倍液。
(4)细菌性病害
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可杀得1000倍液等。
(5)软腐病
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扑海因粉剂100---150倍液。
(5)蚜虫、蓟马、螨类
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65%蚜螨虫威600---700倍液。
(7)斑潜蝇
在幼虫2龄前,用20%斑潜净1000----2000倍液,48%牙期本乳油800至1000倍液杀死幼虫,在成虫羽化期用5%抑太保2000倍液抑制成虫繁殖。
6.芹菜缺素症状及其防治
(1)缺镁
缺素症状:芹菜缺镁,叶脉黄化,且从植株下部向上发展,外部叶叶脉间的绿色渐渐变白,进一步发展,除了叶脉、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叶脉间均黄白化。嫩叶颜色淡绿。
防治措施:栽培前要施用足够的含镁肥料,缺镁时可喷施0.5﹪的硫酸镁溶液2~3次,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
(2)缺铁
缺素症状:芹菜缺铁,嫩叶的叶脉间变成黄白色乃至白色。
防治措施:当土壤pH值达到6.5~6.7时禁止使用石灰等碱性肥料。磷过多时采用深耕的方法降低磷的含量;叶面喷施0.2%~0.3%硫酸亚铁溶液。
(3)缺磷
缺素症状:芹菜缺磷,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小但不失绿,外部叶逐渐开始变黄,但嫩叶的叶色与缺氮症相比,显得更浓些。叶脉发红,叶柄变细,纤维发达,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出现坏死斑点。
防治措施:施入过磷酸钙作基肥;叶面喷施1%~3%的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时间最好在早晨无露水时或傍晚,使溶液在叶面上保留一段时间,以便于吸收。
(4)缺锌
缺素症状:芹菜缺锌,叶向外侧卷,茎杆上可发现色素。
防治措施:平衡施肥,缺锌时可以施用硫酸锌缺锌,每亩用1~1.5公斤;也可用0.1%~0.2%硫酸锌水溶液喷洒叶面。
(5)缺锰
芹菜缺锰,叶缘的叶脉间呈淡绿色乃至黄色。
防治措施:pH值高于6.5时不要施用石灰;注意控制磷肥不使用过量;叶面喷施0.05%~0.1%硫酸锰溶液。
(6)缺硼
芹菜缺硼时,叶柄异常肥大、短缩,茎叶部有许多裂纹,心叶的生长发育受阻,畸形,生长差。根系变褐,侧根死亡。
防治措施:施入硼酸或硼砂作基肥;合理浇水,均衡使用氮、磷、钾肥;用0.1%~0.25%硼砂溶液叶面喷施。
(7)缺钾
缺素症状:芹菜缺钾,外部叶缘开始变黄的同时,叶脉间产生小褐斑,初期心叶变小,生长慢,叶色变淡。后期叶脉间失绿,出现黄白色斑块,叶尖叶缘渐干枯。然后老叶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斑点后期坏死。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
防治措施:增施钾肥,多施有机肥;出现缺钾症状时,应立即追施硫酸钾等速效肥。也可叶面喷施1%的硫酸钾溶液或1%的草木灰浸出液。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