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新体系 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
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新体系 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 8月28日,农业部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北方农牧交错带结 【阅读全文】
过期药调查:贩子城市低价收后高价卖农村
过期药调查:贩子城市低价收后高价卖农村 据统计,我国约有七成家庭备有药箱,但大多数家庭没有定期 【阅读全文】
教育部提醒大学新生谨防“助学金”欺诈
教育部提醒大学新生谨防“助学金”欺诈 针对24日网上出现关于“山东女生近万元大学学费被骗走 【阅读全文】
果树类
当前位置:首页 > 作物解决方案 > 果树类

杏树栽培技术及其常见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6-08-29  来源:  作者:chuhe


1、杏树的种植及管理

1)土地选择

杏树是耐旱不耐涝,喜光照的树种,花期易受晚霜危害。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建园。另外,新建杏园最好避开原核果迹地。
2)选苗

优苗的标准:苗高80厘米以上;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直径超过1厘米,50-60厘米整形带内有饱满芽6个以上;根系完整无根瘤,骨干根4条以上、须根多;嫁接口愈合完好,砧木无大的机械损伤。
3)栽植

秋栽比春栽成活率高5%-10%,要求深挖坑、浅栽苗,根据定植密度挖宽、深各1米的定植穴或沟,在底部铺20厘米厚的秸杆、秧草或树叶,在表土层中掺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混匀后填入坑底。栽植深度以浇过定植水后根茎交接处与地面持平为宜,定植后灌足水,然后覆土保墒。

提高坐果率,多品种混栽或配植授粉树,在定植时,主栽品种与配套品种可按2∶1的比例配植。密植的株行距为1-2.5米×3-4米,稀植的为3-4米×5米,保护地栽培可进一步加大密度,株行距采用0.8-1.2米×1.5米。另外,可用编织袋栽一部分预备苗,带袋栽在株间,待发现有死株时,把预备苗挖出,剪破袋补栽上。

4)覆草

覆草以夏初或秋末最好。覆盖材料可用杂草、稻草、麦杆等,保持每株30-50千克、厚度15-20厘米为宜,覆盖后压少量土,3-4年后于秋季深翻入土中,清耕2年后再进行覆盖。覆盖可以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

5)适时浇水

做好春雨季节、梅雨前后、伏旱时期以及秋季的排水和灌溉工作,如遇春季干旱,可在春季萌芽前、幼果期各浇薄肥水1次。

6)翻土

土壤扩穴,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引导根系向深层发展,增加土壤对养分的吸收力,是获得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扩穴应从第二年秋季开始,结合秋施基肥进行,从定植沟或定植穴逐年向外扩翻,最终达到全园深翻的效果。

7)杏树修剪

果园可采用“V”字形,这种树形的特点是通风透光好,结果早,整形易,丰产、稳产。其整形方法为:按1×3米定植,定植当年主干留40厘米断截,待春季新梢长约30厘米时,选留伸向行间、生长旺盛、与主干成30-50度夹角、并对称生长的两个分枝为主枝,让其自然生长。主枝长约50厘米时摘心促发分枝,并选一旺枝作延长枝。另选留3-4个新梢作辅养枝,余下的新梢全部抹去,于5月初辅养枝20厘米时摘心,再于6月下旬将辅养枝拉成水平状,以促进花芽分化。第一年冬剪时,竖两根竹竿将主枝固定,使两个主枝间成100-120度夹角,对主枝延长枝先端断截,促发侧枝。修剪时应着重考虑改善树体内部光线,合理分配营养,平衡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杏树修剪应掌握疏密间旺,缓放斜生,轻度短截,增加枝量的原则。杏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修剪时应着重培养。杏树结果枝的寿命为3-5年,因此要注意及时回缩更新,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杏树花果期的管理

1)控冠促花

杏树幼树期间生长旺,应合理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使之早果早丰产,在进入丰产期后应控制树冠扩大,延长丰产期。所以,在定植第2年要促花,常用方法:6月下旬、7月中旬各喷200-300倍15%的多效唑1次,并在6月、7月开沟排水,使田间土壤保持适度干旱,均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丰产期后,为了控制树冠生长,应结合保果,于4月底、5月初喷2次300倍15%多效唑。

2)保花保果

方法:①配植授粉树并在花期放蜂;②人工授粉,效果很好,尤其是冬季温暖的年份,败育花多,更应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确保丰产;③花期喷水,于盛花期喷清水,使柱头保持湿润,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可于水中加入0.1%的硼砂和0.1%的尿素;④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盛花期喷20ppm赤霉素,可提高当年坐果率。4月底喷300倍15%多效唑可控制旺长,减少落果。10月中旬喷50ppm赤霉素,可提高第二年坐果率。

3)疏花疏果

疏果在落花半个月即第一次生理落果稳定后进行(此时幼果直径在1.0-1.5厘米之间)。疏果时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和小型果,摘除过密果,使留下的果均匀分布于树上,强旺树多留,弱树少留。掌握在每5-8厘米枝梢留果1个的密度。

3、杏树田间的施肥管理

(1)幼树施肥

定植第一年采取薄肥勤施的原则,以迅速扩大树冠,并形成一定的花芽。在定植后芽长2-3厘米时施第一次薄肥水,以后每15-20天追肥一次至7月初停止,并控制水分,以利成花。第二年于2月下旬、4月中旬、6月下旬各追肥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次株施尿素50-100克。于9月下旬-10月初施基肥,株施腐熟的猪鸡粪肥25千克、过磷酸钙500克。

(2)结果树施肥

在南方,杏树早结果、早丰产,密植园第3年即可进入丰产期。这时期杏树着重施3次肥。第1次于发芽前(2月中旬)施春肥(发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将全年钾肥全部施入,可结合薄肥水施用。此次施肥主要是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20%。一般每亩施尿素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有机肥1500千克。第2次施夏肥,于6月下旬采果后施用,此时正值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施以速效肥,补充因结果而消耗的营养,增加养分积累,以利于花芽分化,为竖年丰产打下基础。此期施肥量约占全年施肥量的30%,一般每亩施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有机肥2000千克。第3次为秋施基肥,于9月下旬-10月上旬结合扩穴改土、压绿施用。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磷肥施用,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左右,可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

(3)追肥

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一并进行,始花期喷施0.2%-0.3%的硼砂和0.2%的尿素混合液,生长期可根据生长需要经常进行叶面喷肥。
4、杏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杏褐腐病、杏疮痂病

褐腐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展迅速,变软腐烂。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黄褐色绒状颗粒,呈轮纹状排列,病果多早期脱落。疮痂病:幼果发病快而重,染病果多在肩部产生淡褐色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病斑后期变为紫褐色,发病严重时常多个小病斑连成一片,但深入果肉较浅。新梢上的病斑褐色,椭圆形,稍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合理修剪,适时夏剪,改善园内光照条件,冬季清理病果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源。②药剂防治。杏树芽萌动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杏落花后立即喷大生M-45,800倍或80%代森锰锌800倍,以后每10-14天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2)杏瘤病

受害嫩梢伸长迟缓,初呈暗红色,后变为黄绿色,上生黄褐色微突起小点,病梢易干枯,其上所结果实滞育并干缩、脱落或悬于枝上。

防治方法:当梢、叶初显病症时及时剪除,并集中烧毁,如此连续2~3年,可基本控制。

(3)杏细菌性穿孔病

    叶片受害后,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约2毫米,周围似水渍状,略带黄绿色晕环,空气湿润时,病斑背面有黄色菌脓,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病死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防治方法:①多施有机肥,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②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枯枝。③杏树发芽前,全树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50%退菌特100倍,铲除在枝溃疡部越冬病源;生长季节,从小杏脱萼期开始,每隔10天喷一次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70%代森锰锌700倍或65%代森锌500倍。

4)杏仁蜂

果实成熟前幼虫蛀害杏果,引起早落。

防治方法:①及时拾落果,并深埋;②5月杏果如豆粒大时,喷2500倍溴氰菊脂或杀灭菊脂,时值幼虫产卵期,效果良好。

5)杏象甲

4~6月成虫食害嫩芽和花蕾,落花后产卵,危害果实。

防治方法:①开花期人工捕捉成虫;②勤拾落果,并及时毁灭

6)杏球坚介壳虫

一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在枝条粗糙皮部越冬,4月开始吸食枝梢汁液,严重时整枝枯死。

防治方法:①5月上旬当虫体尚软时用硬刷刷除;②早春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或含油量为5%的柴油乳剂;③幼虫孵化期喷0.3~0.5度石硫合剂。④可喷施专杀药剂进行防治,如杀扑磷、蚧必死、毒死蜱等效果佳。乐果、马拉硫磷也有效,但效果差,并且需要在蚧类危害初期喷施才有效,一旦它们的蜡质形成后,一般的药剂难以渗透发挥作用。

7)红蜘珠

防治方法,杀菌药+红蜘蛛专用药,可喷护花神病虫清。

8)防止裂果

杏树在南方栽培时,由于果实成熟期雨水较多,极易引起裂果。为了防止裂果,在选择不易裂果品种的同时,还应采取春季增施钾肥,果实成熟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0.2%硫酸钾,在生长期加强排水,以及果实套袋。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