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9 来源: 作者:子雲
时至今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全面上扬,这其中除了东北产区临储玉米收购正式启动及相关会议频繁召开释放利好信号带动其价格稳中上涨外,尤以华北玉米市场价格涨势表现最为抢眼,甚至已经盖过东北地区,而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在产区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下也双双上扬。具体分析如下:
临储玉米收购对价格形成支撑
今年临储收购比去年提前了近一个月,临储收购进度相比去年12月初仍明显偏快,一方面是农户售粮积极,今年临储玉米收购全面推广“一卡通”系统,全程公开透明,粮款到账快,吸引农户交粮,同时今年临储收购政策执行标准较严,农户为避免玉米因保存不当导致品质下降,出售玉米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是贸易商积极参与临储收购,因此临储收购正式启动以来对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从收购进度来看,截止11月1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924万吨,同比减少195万吨,其中吉林省从10月25日启动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11月1日启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工作以来,有901家临储玉米收储库点挂牌收购,目前已经收购玉米1.8万吨、水稻1603万吨,收储工作进展顺利。
相关会议召开释放利好信号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国内陈玉米库存庞大与销售困难、新玉米集中上市与价格重挫等严峻形势,不断召开会议出台措施和政策来刺激需求和稳定价格,具休来看:从11月6日东北三省一区秋粮收购工作会,到11月10日玉米结构调整与措施讨论会,再到11月11日黑龙江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预防玉米生霉工作以及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临储玉米划转国家一次性储备(包括北粮南运补贴政策传闻),连番会议不断向市场释放利好信号,特别是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今年再获丰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但也存在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等问题,当前正值秋收冬种,要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会议要求,要稳妥消化现有库存,将符合条件的临储玉米划转为国家一次性储备。加强粮食仓储管理,确保储粮安全。市场预期,如果让大量临储玉米变身为一次性国储玉米,有助于缓解当前临储玉米库存庞大的压力,并且将对玉米价格形成长期利好影响。
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稳中有涨
11月中旬以来,就在政策利好消息不断、各种传闻频传以及降水雾霾天气出现的背景下,国内玉米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全面上扬行情,其中目前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正在有序进行中,受此支撑,其价格稳中有涨。同时,自11月6日东北三省一区秋粮收购工作会议以来,近一周有关临储玉米收购相关会议频繁,进而导致市场对于国内临储玉米收购总量的预期提高,东北产区潮粮价格迅速向临储收购价格标准靠拢,局部地区农户出现惜售心理。截止目前黑龙江肇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为1690-1730元/吨,低点比上周上涨20元/吨;内蒙古通辽地区深加工收购价格为1820-1860元/吨,吉林松原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1800-184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饲料企业收购价为1920-1940元/吨,均比上周上涨30-40元/吨。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