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22 来源:农民日报
“朋友圈”助滞销土鸡“飞”出大山
“小尧,感谢你哟,若不是你在‘朋友圈’帮我吆喝,我的这些土鸡和土鸡蛋啷个卖得脱嘛,更不要说扩大养殖规模了。”4月17日,看着大学生村官尧理带着几个年轻人上山来买自家的土鸡和土鸡蛋,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福华村八组贫困户张明祥心里乐开花,连连向大学生村官尧理道谢。
深山养优质土鸡卖不掉
今年42岁的张明祥居住在福华村600多米高的半山坡上,由于周边村民外出打工,方圆2公里仅有3户人家。由于家中只有他们父子俩,耳聋眼花的父亲已70多岁,让他根本没法外出打工。为了赚点钱贴补家用,2015年3月,张明祥就买回了700多只脱温土鸡苗利用房前屋后的山林进行散养。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他除了每天每只鸡喂2两玉米或谷子外,其余时间任由其在山上觅虫子、吃青草。
按说,这样养殖出来的土鸡应该不愁销。然而,令张明祥没有想到的是,在饲养了10个月后的今年1月,他谋划着利用人们过年期间都要买鸡待客的节点想大赚一把时,却令他傻了眼:他挑到集市上出售时,商贩有意压价只出10元每斤,而零买的市民大多对土鸡没有鉴别能力,对他养殖的土鸡也不买账,令他懊恼不已。尤其是土鸡蛋,有时只卖几角钱1枚。
面对滞销的土鸡和土鸡蛋,心急如焚的张明祥就找到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尧理,希望能帮他一把度过难关。
泸州人爱吃鸡,土鸡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张明祥喂养的纯土鸡为何卖不出去?经尧理一番了解,现在养商品鸡的养殖户多了,品种也多,有经验的养殖户按照客户的订单进行养殖和回收,而张明祥却是单打独斗地养殖。“而且他是初次搞养殖,不懂市场行情,没有经验,没有销路,鸡的品质虽好,但没有稳定的订单和大规模的客源,最终造成这些鸡滞销。”尧理告诉笔者。
“朋友圈”来帮忙
面对无助的张明祥,尧理来到张明祥位于大山中的养殖基地现场查看。面对一只只优质生态的土鸡和1枚枚新鲜的土鸡蛋,尧理马上将土鸡和土鸡蛋放到微信“朋友圈”,2分钟后,就有3个朋友要他带回3只土鸡和100枚鸡蛋。
这以后,尧理都要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吆喝,很快就为张明祥打开了销路,到4月上旬,张明祥喂了一年的700多只土鸡已卖了430多只,很多市民还徒步上山亲自感受张明祥的土鸡喂养过程。尧理告诉笔者:“微信可以一对一营销,方便客户与我交流下单。此外微信还有个特别好的功能就是‘找附近的人’,现在我给张明祥找的很多客户都是通过这个功能找到的。”尧理透露。
由于尧理的“微信圈”相助和客户间口口相传,张明祥也不再为土鸡销售犯愁了。张明祥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有了小尧的帮助,我的养殖场犹如‘搬’进了集市,客人可自行上山来购买,我也可以送货上门。平均每天要卖五六只,最多的一天卖了12只土鸡。而我的这些土鸡,很多母鸡都已下蛋,每天要捡上100个蛋,每个蛋已卖到了1~1.2元。”
随着自己的土鸡和土鸡蛋在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销路的扩大,张明祥信心倍增。目前,他又在尧理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的鸡蛋孵出了800多只小鸡苗来扩大养殖规模,并着手准备把房前屋后的20多亩山林打造成“亲子农场”,让客人自己来点买点杀土鸡,体验在山上草丛中捡拾鸡蛋的乐趣,将土鸡养殖做到极致。
“朋友圈”成就留守儿童爱心书屋
4月17日早晨,一场春雨过后,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空气被洗刷一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田里的麦苗也在尽情畅饮着这及时的甘霖。小李庄村人们陆续走出家门,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早上8点,村西的文化大院开始热闹起来,不时还有村民朝这儿走来。大学生村官黄鑫创办的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就坐落在这里,今天正式揭幕。
“孩子们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有书陪伴,相信他们的精神可以得到一些慰藉”,黄鑫是这么认为的。
村里的一些留守儿童们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负责监护的爷爷奶奶疏于管理,放学后和周末时间常常在村里追逐打闹,不学习也不看书。“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有个看书学习的地方?”黄鑫不断思考着这一问题。
距离利津县城以及利津街道的距离太远,孩子们去往县城图书馆或者滞留学校图书馆看书显然并不现实。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小李庄村亦不例外。几年时间下来,村里的农家书屋出现了设施陈旧、利用率低的情况。“把农家书屋利用起来建立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岂不很好?”想到这,黄鑫高兴不已。
黄鑫随即找到村支书宋其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宋其安当即拍板同意。
场地得到了解决,黄鑫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原有的农家书屋里的书籍仅限于经济、法律、农业种植等书籍,“孩子们看不懂,也不愿意看”,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几乎很少涉足书屋。
“爱心有了,书屋有了,爱心书屋就差书本的东风了。”黄鑫调侃道。黄鑫决定采用募捐的方式为孩子们筹集图书。除了在居委会门前的宣传栏、居委会QQ群发出了捐书倡议,她决定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4月6日,黄鑫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条倡议:利津街道小李庄村即将成立爱心书屋啦!在此向各位同学朋友们发出倡议,“捐一本图书,献一份爱心”,黄鑫的个人介绍、联系电话以及捐赠地址赫然在列。
一石激起千层浪,远在上海的同学胡颖恺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电话打给了黄鑫表达了捐书的意愿,“也想为孩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久之后,一套装帧精致的《安徒生童话》寄到了利津街道小李庄村,收到图书的黄鑫非常感动。
看到朋友圈捐书倡议的还有山东天一钢板仓烘干设备有限公司的副总樊海林。不久电话打到了黄鑫那里:“你们还需要什么尽管说。”当得知书屋缺乏合适的书橱后,樊海林当即表示捐赠书橱。4月初,一辆货车停在小李庄村文化大院旁,车上载着的是三个崭新的书橱。通过各种途径的募捐,1000余册儿童读物、三个书橱成为黄鑫手中的资源,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具备了成立条件。
4月17日,留守儿童爱心书屋揭幕仪式举行,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黄鑫笑容满面。爱心书屋成立前夕,黄鑫在她的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条信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山村美景,“朋友圈”里传
顶山村是个天然的避暑佳地,2012年,我认识了准备在顶山村搞开发的重庆彩丰农业公司老板文良庆。他详细介绍了打造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我非常赞同他的想法。说干就干,大约半年时间,顶山村第一座养生养老公寓就拔地而起。但顶山村是一处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好地方,怎样才能提高顶山村的知名度,吸引游人前来避暑养生呢?
后来,文总提议结合网络宣传吸引人气,于是,我和文总公司的员工、村里的年轻人一道,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率先把养生养老公寓重点推介出来,此外,有关顶山村的温度气候、生态环境、进村路线等,也都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和QQ朋友圈一一展示。我的很多朋友同学对此进行了转发,一下子,顶山村在网络上拥有了无数的代言人。许多外地游客开始陆陆续续驾着自己的小轿车往顶山村来了,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外区、甚至外市游客也开始光顾顶山村。
通过网络的传播,顶山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引来了很多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前来投资。先后有5家公司投资开发顶山村,村里的土地变成了良田,种上了特色水果。蓝莓、李子基地更是游客们的期待,不少人会叮嘱我们“下次蓝莓收获时,一定要在微信里通知我”……感谢朋友圈,让顶山村的乡村旅游终于起飞了。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