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星期四  请调整您的计算机日期! 二十四节气 下月5日芒种
中国农业亮出供给侧改革清单
中国农业亮出供给侧改革清单   农 改革玉米收储制度  农业部今年对玉米收储制度作了 【阅读全文】
我国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我国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在今天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民政部 【阅读全文】
为这种会风叫好!
为这种会风叫好! 4月27日下午,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在京召开。北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让家乡果蔬搭上互联网快车

时间:2016-05-07  来源:农民日报


 

     清晨6点,北京密云县河南寨镇中庄村里,30岁的孔博和他的同伴们分头驱车到一户户农家收菜,村民郝大娘一边搬来新鲜的黄瓜、莴笋,一边热情地向他介绍大棚里即将成熟的品种。朴实、热情、有经济头脑,是当地村民对孔博的评价。

 

     但4年前,村民们并不这么认为。那时孔博刚刚决定回老家密云卖菜,在大家眼里大学生回农村,意味着失败。但孔博相信,互联网时代,农业大有可为。

 

     如今,他的网店“密农人家”连续3年位居淘宝平台蔬菜类目销售第一名。2015年销售额达到1080万元。

 

     在占地2000平方米的公司基地门前,几乎每天都有村民来推销自家的蔬菜水果。同事拿着刚送来的白兰瓜等候孔博的决定,他尝了一口,说还不够甜。随后测糖仪显示,含糖量为10。“一般这样的瓜要达到15才好。”做了4年农业,孔博对农产品颇有经验。“我们对品质要求很高,与农户签约时,就明确了蔬果的标准,每周也都有官方检测,符合要求才能收货。”

 

     孔博对品质的执着近乎苛刻,他宁愿劝南方顾客取消绿叶菜的订单,也不愿让家乡的青菜因为远程运输,以不新鲜的状态展示在顾客面前。

 

     早上8点,公司一楼的包装车间里,员工们紧张地忙碌着,只有上午10点前打包完所有订单,才能保证蔬果当天抵达到顾客手中,维持最好的新鲜度。根据淘宝平台数据,“密农人家”的物流服务高于同行业60.03%,在生鲜类店铺中,业绩骄人。

 

      “有顾客留言说你们快垄断北京网上蔬菜市场了。”“那条评论我知道,是少有的‘中评’,我们一直在和他沟通。”每天网站上的交易量都近千次,评论也有几百条,孔博还清楚记得买家的一句吐槽。“我们42人的团队,几乎一半负责网络销售服务。”在他眼里,顾客的抱怨是帮他们补充短板的机会。“刚起步时,有位顾客买了土鸡,没有摘掉苦胆就炖汤,结果怪我们鸡是臭的。我打电话解释了1个多小时也无济于事。”第二天孔博给顾客邮寄了一只摘掉苦胆的土鸡。对方吃过后,发现味道很好,十分感动,主动把土鸡的钱打了过来。此后,他快递出的每一只鸡,都提前摘掉了苦胆。

 

     走到二楼办公区,迎面而来一张张青春的面孔,“谁说村里没有年轻人,这些90后都是自愿回来做农业的。”孔博说,他们没花广告费,都是用年轻人习惯的方式为农业宣传,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每星期会提出一个农业问题:“大棚门前为什么有吹风机?”“高架种植的草莓好在哪儿?”“樱桃树上为什么会挂砖头?”回答正确可以赢得新鲜蔬菜。这些科普问答,既引来了关注,又展示了密云农作物的现代化生长环境,一举两得。

 

     每天起早贪黑的孔博,喜欢在淘宝店里记下对过往的感慨,像是在与顾客聊天。2013年时,他写下:“要是生儿子就陪爸爸下地干活儿,生女儿就陪妈妈打包催件。”

 

     现在他的儿子3岁了,问他:“你爸妈是做什么的?”他会响亮地回答:“卖菜的!”随后,又大声补充一句“保质保量”逗笑了所有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