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 推动农业信息化取得新进
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 推动农业信息化取得新进 7月11—12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四川、贵州调研信息 【阅读全文】
别让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智能手机
别让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智能手机 近日,笔者通过与小学教师交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智能 【阅读全文】
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供给侧改革推动作用
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供给侧改革推动作用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新形势下提升我国农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破解乡村治理困局的梁寨探索

时间:2016-07-1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编者按: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是适应新形势下乡村社会巨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梁寨镇直面当前农村最现实、最紧迫、最根本的矛盾,以发挥基层党组织重要作用为核心,创新开展了“走村串户工作法”,以“一张连心卡、一辆流动车、一个日记本、一个信息网”为载体,探索出“镇干部、村干部、党员、乡贤、梁寨好人”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架构,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乡村治理的初步思路。


  梁寨镇,位于苏北丰县东南,曾经是苏北最小,也是最穷的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干群关系紧张;民间积聚了众多情绪,上访事件频频发生。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形容,“在这里生活没什么盼头”。


  2016年5月,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却不禁惊叹于其风清气正和经济繁荣。老百姓津津乐道如今的干部是如何深入乡村与农民交流,帮助穷困群体的,干部们则不断地表示深入乡村农户之中对自身心灵的净化以及对开展基层工作的启发。


  这一切,皆源于梁寨镇探索的“走村串户”工作法。事情的开始并不复杂,为了能够让梁寨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梁寨镇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走基层、解民忧、促发展、奔小康”活动,并以“一张民情连心卡、一辆便民流动车、一本民情日记本、一个电子信息网”的“四个一”为载体,逐步摸索形成了“镇干部、村干部、党员、乡贤(大老执)、梁寨好人”五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架构,使乡村秩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重建。2016年,梁寨镇党委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


  在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梁寨镇正是这样,通过几年的努力,将社会治理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是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巨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梁寨镇的实践与探索,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党组织作用弱化、党员干部教育虚化、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难题,为转型时期农村党建工作和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可学可鉴的良好样本。”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时云告诉记者。


  从“四个一”的实践到“五位一体”格局的形成,梁寨镇充分调动乡村一切力量,精心编织了一个乡村治理的立体网络,使处于转型时期原本混乱的乡村秩序迅速得以恢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梁寨乡村和大部分北方乡村一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虽然解决温饱问题,却让农民在小康路上步履蹒跚;从原先兄弟七八个在一起,到现在的一个个小家庭,乡村更加呈现出原子化的特征;贫富分化也在村民之间不断加剧,大部分人都在为赚更多的钱而努力,一些困难家庭却陷入贫穷的泥淖不能自拔;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问题更加突出。加之撤村并镇之后,村干部的人数相对之前更加减少,也使得乡村治理举步维艰。


  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在前期带着干部进村走访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不断加深对当地乡村经济结构、社会环境的认知,认为不转变不足以适应新的形势,从2013年5月开始,开展了“走百村、进万户、察民情、解民忧”活动,大力实施“四个一”,把全镇15317户村民包挂到148名机关干部中,每人一块“责任田”,要求机关干部给每户居民发放民情连心卡,写好民情日记,并且开通了流动服务车,建立了电子信息网。


  梁寨镇梁寨村村民梁响远从钱包里拿出一张泛黄的卡片给记者看:“这是政府发的连心卡,每家每户都有,上面有镇书记的电话。”这位在当地有名的上访“专业户”,如今却彻底改了行,在镇上开了一家牛肉汤馆。除了做生意,他还为乡亲们提供法律服务。牛肉汤馆二楼的栅栏上挂着一块蓝色的牌子,“法律咨询服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