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有机农业之旅即将开启
中韩有机农业之旅即将开启 本網訊:在香港汉魂国际的积极推动下,2016年7月7日,中国蔬菜流通 【阅读全文】
中、韩国际物流合作有前景
中、韩国际物流合作有前景 本网讯: 为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加快城市物流国际化进 【阅读全文】
安徽农业灾后重建:“幸存”的鸭子不敢下水
安徽农业灾后重建:“幸存”的鸭子不敢下水   7月初,安徽遭遇强降雨袭击,多地不同程度受灾。安徽是传统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农发行蹚出政策性金融扶贫新路 金融扶贫“大手笔”

时间:2016-07-18  来源:人民日报



  “农发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长期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发行在服务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农发行副行长鲍建安日前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


  据介绍,农发行近年来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十二五”期间累计放贷1.6万亿元。去年以来,该行以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创新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政策性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路子。


  重点突出,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


  长期以来,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生存环境恶劣,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难以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的治本之策。


  据了解,自2001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以来,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63亿元,支持搬迁农村贫困人口680万人。“十三五”时期计划搬迁的人数还有1000万左右,所需投资既要通过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等方式筹集,也要通过有关金融机构发放长期低息贷款来解决。


  “因为这1000万人都是搬迁难度比较大的,所以农发行把支持易地搬迁扶贫作为支持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该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徐一丁介绍,经充分调研,该行于2015年8月在全国金融系统中率先投放了首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


  为保证对易地搬迁扶贫的信贷支持,农发行多渠道筹措资金。成功发行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券100亿元、普通扶贫债600亿元。日前又增发扶贫专项金融债券160亿元。


  农发行还制定了办贷优先、利率优惠、流程优化、期限延长等信贷政策,方便易地搬迁扶贫贷款办理。据介绍,该行建立了专门的办贷绿色通道,将易地搬迁贷款期限延长为15年,有的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延长至20年。利率方面,给予贫困地区的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平均下浮14.8%。


  截至目前,农发行已审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4138.4亿元,贷款余额达1433亿元。惠及搬迁人口66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1万。


  目标明确,“十三五”末实现扶贫贷款余额新增2万亿元


  鲍建安明确提出,农发行争取在“十三五”末实现扶贫贷款余额新增2万亿元,累计投放贷款3万亿元。扶贫贷款要做到支持精准,管理到位,财务可持续,风险总体可控。


  为了将未来五年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农发行正积极构建自己的金融扶贫体系,因地制宜选择支持重点。“让贫困群众挪穷窝只是第一步,紧接着的工作就是要把产业扶上去,要让搬出来的人有活干、有收入、能致富、能脱贫。搬迁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致富。”鲍建安说。


  为此,农发行精准对接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将光伏、旅游等确定为重点支持对象。


  与此同时,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农民种粮种棉稳产增收。鲍建安介绍,“贫困县中属于国家粮食主产区的有140多个,同时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约有40%在从事粮棉油生产,因此农发行即将开展粮棉油产业链扶贫,帮助这部分贫困群众脱贫。”


  农发行还将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职业教育扶贫、生态保护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也在农发行的扶贫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该行将加大对国家重大生态建设扶贫工程的支持力度,支持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带动脱贫等,主动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规划编制,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系统性融资规划和咨询服务。


  “农发行将秉持家国情怀,充分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鲍建安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