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29 来源:
编者按:当前,农业“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更是铺开了对外合作的大道。作为农业“走出去”的主体,一批国内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对外投资合作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企业已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农业企业1300多家,覆盖了种植、林业、畜牧、渔业和相关服务业等各个行业,以及农业生产、加工、仓储和物流等主要环节。虽然和一些老牌的国际农业公司相比,我国农业企业起步较晚,还略显稚嫩,但也正在国际市场的洗礼中不断成熟,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今天我们介绍两个农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发展思路,值得借鉴思考。
天津聚龙: 既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一大批津字头农业企业争先迈出国门,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聚龙集团2006年远赴印尼开发棕榈种植园,截至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加工企业,在印尼拥有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土地,配套建设完成3个压榨厂,海外总资产超过15亿美元。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聚龙集团始终把“企业生产什么”与“给当地人留下什么”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和谐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聚龙集团注重融入当地环境,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环保型种植园。同时,企业成建制地引进成熟种植园的高水平管理团队,成体系地引进种植园标准化管理机制,保障了种植园开发的高标准和可持续性。
此外,聚龙集团与当地村民大规模开展“合作种植”,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帮扶带动机制,与当地民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针对棕榈种植园大都处于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现状,聚龙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获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推进企业科学管理,聚龙集团一方面建立两个海外联合党支部和10余个青年志愿者组织,另一方面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外籍管理者负责种植园经营运作,中国籍管理者负责综合协调,华裔管理者负责种植园外围环境管理,在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聚龙集团2013年起积极整合农业产业资源,推进“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项目建设,搭建境外经贸服务平台,吸引海内外企业入驻合作区。合作区规划面积4.31平方公里,将建成以油棕种植、油脂油料购销、油脂精深加工、仓储物流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型园区。目前,合作区已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有1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园发展。
点评:农业“走出去”,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共赢。只有实现共赢,才能真正受到欢迎。因此,如何处理好和当地政府、民众的关系至关重要。对于开展境外投资的企业来说,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保护好资源环境。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注重“给当地人留下什么”的做法值得推崇。对于投资国的企业来说,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和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及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从而实现和谐而长久的合作。
安徽农垦: 抱团建联盟“出海”去创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开发,从零散结合到组建联盟,甚至打破行业、资源界限打通涉农产业链,近年来成为安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在安徽省政府的推动下,由安徽农垦集团牵头组建的皖企赴津巴布韦合作开发联盟成立2年多来,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安徽农垦在津巴布韦合作开发的农场总面积达1.2万公顷,年生产粮食近2万吨,成为该国规模最大的农业生产企业。
位于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在农业、商贸、旅游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投资空间。早在2010年,安徽省农垦集团就与津巴布韦国防部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在津巴布韦实施土地规模开发。
2013年6月,为了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推动皖企“抱团出海”,安徽农垦联合2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皖企赴津巴布韦合作开发联盟。该联盟以安徽省农垦集团在津巴布韦设立的皖津公司为平台,为会员企业提供多功能、多层次、一站式服务,推动皖企低成本、高效率“走出去”。
联盟成立以来,受到了有意“走出去”皖企的广泛追捧。面对申请加入联盟的企业,安徽农垦坚持农业产业化目标,优先选择涉农企业,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分步实施、抱团开发”的发展思路,本着“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旨在切实提升皖企抱团“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目前联盟会员单位已超过40家,有4家企业赴津投资,涉及种植业、建材、物流、教育行业等。
由于中非两地相隔万里,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相差很大,为了实现联盟企业管理机制化、常态化,联盟成立之初即制定了《联盟章程》。安徽农垦强化对各联盟企业的财务、人员方面的管控,以及子公司合法合规经营方面的监督管理。同时,联盟成立驻津巴布韦企业管理委员会,为联盟企业排忧解难,避免了一般企业对非投资可能遭遇的种种问题。
去年1月,安徽省农垦津巴布韦经贸合作区入选“安徽省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合作区,联盟企业能够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政策。眼下,合作区正以产业链为纽带,在种植业基础上逐步向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延伸。在皖企赴津巴布韦合作开发联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皖企将抱团“出海”,在非洲市场上叫响安徽品牌。
点评:当今世界知名的“ABCD”(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都是“百年老店”,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布局,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搭建起了集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巨大网络。和它们相比,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方面还有欠缺,许多“走出去”的项目和产业如果仅仅由单个企业“包办”,将对企业形成巨大挑战。安徽农垦成立企业联盟“抱团出海”,汇集企业优势资源,促进企业上下游间的联合,协调跨行业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了从“分散式”向“集团军”、“互助组”模式转变,对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