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和购买有机食品有3年了。从一无所知到一点一点地了解,从仅仅和“吃”有关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机理念,正慢慢渗透到了生活和思想中,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周边的事物。 从各种探馆子到回家做饭 以前的工作经常加班,在外吃饭成了常态。午餐不用说了,工作餐,肯定在外吃。晚餐也常常和同事约了去馆子,曾经连着好几个月都没在家里吃过饭。那时候,也是个吃货,可以为了尝某一家的味道穿越整条长安街,从东头奔赴大西头,发现了好吃的馆子就很开心,再分享给朋友。曾经还有一个愿望是希望每个月带家里人去下个新馆子,尝尝鲜。3年前,瑜伽老师的一句话点到了我,她说人要思想清洁,身体也要清洁,饮食是重要的一环。推荐我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看看,说那里的蔬菜水果都特别新鲜,没有农药化肥,对身体有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第一次去有机农夫市集采购。 西红柿、黄瓜又有了小时候的味道,开始被一盘菜一碗饭的原味所打动,自己学着下厨做饭了。就是简单的清炒清炖,有时候甚至是白水煮,也觉得滋味特别足。 买了菜,放到冰箱里,觉得它们是最宝贵的东西。渐渐地,下饭馆越来越少,采购有机食材越来越多,尽量回家吃饭,也尽量自己下厨。现在约朋友,常常约到家里来吃饭,觉得是对朋友最好的款待。偶尔外出,也去餐馆吃,已经有些不太适应了。除了食材是否靠谱不知道,还有就是味道太咸、太油腻,感觉调味品的味道压过了食材本身的味道。每次在外面吃饭回来,都喝好多好多水,口太渴了。 找回了一些常识 有个笑话,爸爸问孩子食物是哪里来的,孩子答“冰箱里”。爸爸哑然。想一想,孩子说的没错,便捷的现代生活让食物垂手可得,它们来自冰箱、大卖场、淘宝、微信朋友圈……,得到食物的最简单方式就是“买”。很少想到它们的真正来处–农田。我自己曾经也是个农盲。除了能在农田里一眼认出来“玉米”,其他的都不太清楚了。小麦和谷子有什么区别? 西红柿是怎么生长的? 杏、桃子、西瓜分别是几月份成熟?吃韭菜是连根拔起还是割的? NO, NO,NO不能再问下去了。这些生活的常识除了在书本里存在,在生活中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唯一能记起来的是小时候院子里养了一颗柿子树,每到秋天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爸爸用专门做好的一个连着竹竿的小篮子去摘柿子。 韭菜是割着吃的,韭菜花也很美哦 杏是6月份成熟的,桃子差不多是7月份,西瓜也是6、7月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有所差异),自然界自有它的节奏,它给与的都是最好的。 芝麻是这么生长的,怪不得说芝麻开花节节高 驴干活累了,就会撂蹶子的。瞧,它已经罢工躺在地上了。突然间觉得书本上的词汇那么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变得更有生命力了。 自然的山水、自然的农耕给人滋养,从那以后我觉得开始“接地气”了。
食在当季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蔬菜,对蔬菜的季节性慢慢淡化了。记得小时候,一到了夏天西红柿量产的时候,家里就会做一瓶瓶的西红柿酱,保存在阴凉的地方留到冬天吃。到了冬天,会买很多大白菜,一颗颗摆好了放在挖好的菜窖里,留着慢慢吃。那时候蔬菜的季节性更加分明。 从消费者到购买者 这个倡议是张映辉老师提出的,读她的微博时深受感染。“消费”意味着刺激感官需求,不断创造层出不穷的欲望,然后再通过购买不断填补这个欲望的坑。消费会带来快感,但快感很可能是短暂的。这对于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地球的资源永远满足不了人们的所有欲望。没过多久那些让我们惊喜的东西就被抛到某个角落了。这对于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 而“购买”意味着满足需求,满足那些我们真正的需求。可能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哪些是真正的需求, 给生活做减法,再去选择。哪怕这个东西有点贵,可是它货真价实或能用个10来年,也是可以买的。这样能节约更多的资源。每一次购买都是一次选择,它会影响到背后的一个生态链条。购买有机产品是对良心的农人和有机生产方式的最大支持,有机生产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壤不被污染、生态更加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更大的愿景。 更喜欢和大自然呆一会 休闲的时候都干吗?吃饭?逛街购物?去旅游?参加party?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目的几乎都是一个,尽情的放松。现在,我更愿意去和大自然呆一会,去农田里干干活或是去有山有水空气新鲜植被丰富的地儿,在这样的地方,人就不那么躁动了,比较舒服和安静,好像大自然的天地之气可以补给身体的能量似的。记得去年工作感觉疲惫的时候,利用十一假期去天目山的山里住了几天,进山的时候赶上下雨,在山门外一个人都没有。爷爷笑着问我,来这地儿有什么玩的呀?结果住了几天以后,老人家很满意。这里有大山,有负氧离子丰富的空气,有甘甜的水,有好吃的饭菜,还有原始森林,那里保留了丰富的植被,有一些几乎绝种的植物在那还能找到。有这些就足够了呀。回来以后觉得又精力满满了,好像被大自然充了电。 野猕猴桃,个子小小,味道十足 山里的柿子,用泉水洗一洗,清凉解渴 山涧里长出来的小西瓜,用泉水泡过冰冰凉的,味道特别赞,真想背回来几个 如今,人离自然越来越远。快节奏的生活、铺天盖地的信息、无时不在的网络,很容易觉得烦燥。有机生活就像炎炎夏日中一缕清凉的风,吹进我的生活,带来一些最本真的东西,并促使人不断地去实践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