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活>正文
在德克萨斯州的农场长大的美国女孩儿Britta Riley(布瑞塔·赖丽),跟其他向往大城市一样的青年来到纽约从事艺术工作,却因为重复的城市生活、批量种植的果蔬而感到乏味。无比怀念儿时田园时光的她,想起跟德国邻居学习种菜的阳光日子,于是,Riley在自家窗台上,开始了在水泥森林中绿色人生之旅。
Britta Riley小时候在德克萨斯州的农场长大,曾跟一位园艺高手的德国女士比邻而居,Riley跟她学会了养花种菜,也许,小姑娘当时并未想到这将影响自己今后的人生。
长大后,Britta来到寸土寸金的纽约,住进布鲁克林一栋小公寓的五层,毕业后则从事艺术工作。
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年复一年,市场上的批量种植蔬果令她感到乏味,她对小时候跟邻居学种菜的日子愈发怀念
可是,蜗居在繁华的大都市这栋小公寓里,去哪里寻一方实现田园梦的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哪里光线最好呢?
“窗台!”
“窗台农场”
(Windowfarms)的创意就这样诞生了!
Britta试图把果蔬植物直接种到窗台上,从此,哪怕蜗居在小小的房子里,也能享用到最新鲜的果蔬,体验田园种植的乐趣。
尽管是文科出身,Britta却有着非常强的动手能力。最初的原材料,是她从楼下分类垃圾箱中捡来的。
在自家小窗户上,Britta用钓鱼线垂直串起几个水瓶,装上营养液和生菜、西红柿,用水泵把水从底部抽到顶部,然后顺着瓶子滴灌而下——就这样,她自创了一套无土栽培系统, 第一座窗台农场诞生了!
在2009年初春的料峭萧瑟中,Britta竟然种出了一份新鲜的蔬菜沙拉,这可把她美坏了。
于是,她接下来的日子中,每天早上醒来,都能顺手在窗台上剪下几株青菜:
制作成一份100%无公害早餐:
有滋有味的小日子悠然自得!
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创意也是五花八门:
▲有追求极致节俭的
▲也有简单粗暴直接上花盆的
种出来的作物也是百家争鸣:
▲小指一般粗的翡翠绿豌豆
▲口渴了,摘个小番茄解解渴
▲贵客突然到访,别慌,顺手摘盘草莓招待!
清新的蔬菜让她想起儿时的味道,然而此时Riley的种植设备可谓丑到爆,而且噪音巨大。
于是,她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开放论坛,通过互联网,面向全世界征求解决方案,以求窗户农场项目不断迭代更新。
事情的发展远超Riley的预计,设计师、动力学家、灯光师、生物学教授、水培专家、园艺技师……全球范围内各路大神纷纷献计,直接推动了“窗户农场”的诞生。这么伟大的事情,怎能少了中国网友的参与?是的,窗户农场项目的确得到了中国网友的助力,不知这位深藏功与名的网友,是否也在品尝自家窗户上的西红柿。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窗户上种菜的想法就像一粒生命力勃发的种子,在Riley的试验田里茁壮成长。一个叫杰克逊的骚年给出了用气泵代替水泵的解决方案,成功消灭了噪音。
而芬兰的网友因为当地光照有限,经过测试给出了LED照明解决方案。
还有视觉控,非要把原本绿油油的窗户农田变得五彩缤纷。
现在,Britta的窗台农场已进化成这样,看起来既时尚简约又高端大气有木有!
或许认为该种植方式应该载入史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Riley在馆里开辟农场,效果非常惊艳。
一时间,世界上很多角落里都出现了网友DIY的窗户农场。
这惊动了美国园艺节目主持人、作家Joe Lamp'l,他被姑娘创意和勇气感动得一塌糊涂,于是免费为姑娘进行报道宣传。
窗户农场意义重大,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饮食,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它让每一扇窗户和每一个家庭生机勃勃。
忙碌一天下班后,很多人回到家都筋疲力尽,现在则可以面对窗台一抹绿,耐心打理枝叶,欣然等待收获。
有了这个“开心农场”,“ 农场主”们惊喜地发现,此前的焦虑、压抑竟然在跟花草的相处中烟消云散。窗户农场,让更多人早回家。
而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也得以有机会接触万物生长。
而作为女文青,Riley当然不会满足于蔬菜瓜果,她还开展了家居园艺业务,致力于让人们吃得好、住得美。来看看吧,不管你喜不喜欢,反正我是太喜欢了,尤其是那个骑在护栏上的花盆。
如今,通过Riley和团队的努力,窗户上的生命在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这一切,都源自对生活的梦想。她不喜欢乏味的蔬菜,也不是很喜欢大都市,她没有逃离,而是沿着梦想的轨迹,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和数以万计其他人的梦想。
她改变了自己房间的窗户,也为这个世界打开了通往更好生活的一扇窗。
她说: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窗台变成农场,城市的每一扇窗户都变得绿意盎然,那我们的城市都将从灰色水泥森林变成天然大农场!
本文根据种菜养花读书、养花大全编整,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