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10 来源: 作者:子雲
导读:河津是山西的一个县级市,人口40多万,是山西重要的铝、煤工业县。多年的经济发展,让这个不大的县城已经拥有了两个大的工业园区。不过,前不久我们栏目了解到,就在政府倾力打造的工业区里,有一块闲置了七年的土地。
垃圾满地,良田荒废,农民心痛不已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河津市的工业园区看到,这里的工业园区是企业众多,这些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也十分紧俏。但就在河津市,眼前这个由山西省政府倾力打造的河津市铝工业园区内,却有着一块近千亩的荒地。在林立的厂房中,这块长着成片荒草和堆满垃圾的闲置土地,格外引人注目。
在河津市铝工业园区里,有着一块近千亩的荒地,格外引人注目。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常好村村民:荒了好几年了,时间长了,时间太长了。
在知情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工业园区里这片占地面积近千亩的荒地,现场看到,荒草已经有一人多高,在大片荒草之中,是堆成了小山一样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垃圾中还有周边洗煤厂运来的石子,成片地堆放在地里。沿着田埂越往深处走,垃圾就越来越多。
在荒地中,记者遇到了一名正在放羊的本地村民。这位村民说,这片荒地里以前就有他家的地。
走进荒地,到处都是荒草和垃圾,越往深处走,垃圾越多。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干涧村村民史官亮:原来种过。现在不种了,现在收了,收走了。我们村的企业收的。
史官亮告诉记者,因为自家的土地被政府征走了,家里没有耕地,现在他靠养羊维持生计。
家中的土地被政府征走了,史官亮只能靠养羊维持生计。
史官亮养的五十多只羊是现在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虽然耕地已经被征收走了,但看着这么多被征收走的耕地年年这么荒着,他仍然觉得很可惜。
史官亮:肯定自个种着划算,自己种一年连玉米带小麦一年就够吃了,现在是买着吃面。
曾经的耕地变成了现在的荒地和垃圾场,史官亮唯一能够利用这片土地的,就是每天能在这里放羊,他告诉记者,不仅是他们村,周边几个村子里的耕地也被征了。可是征走以后,这些土地上迟迟不见开工建设的动静,传说中的厂房也一直没有动工。好好的几百亩农田就这样被荒废下来。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常好村村民:马路一过去,就是这个路一过去那个荒地吗?也有我们村的,也有芦庄(村)的地,也有干涧(村)的,这三个村的地。
村民们说,政府当时征收了涉及四五个村子,将近1000亩的土地。可是让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土地早早征收后,却一直闲置?尤其是在土地紧俏的工业园区内。
在《经济半小时》记者走访过程中了解到, 2008年,这块近千亩的土地被一家名为山西振兴集团的电解铝企业“征用”,打算用来建设厂房。然而,此后没过多久,2009年,企业就停产倒闭,新的厂房也就一直没有开工。这块地就这样空了下来。
记者在周边的村子走访时,也听到了同样的说法。村民们不断提醒记者,别看这片近一千亩的土地虽然堆满垃圾,长满荒草。以前都是成片地的耕地,多少年来,就一直是周边村民的“口粮田”。
近一千亩的土地虽然堆满垃圾,长满荒草。以前都是成片地的耕地。
记者:你们家是多少亩地?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村民原大爷:我有五亩地。
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镇村民:这村里地就少,一口人就分不下多少。
原大爷:没地了,你种啥呢,不就等那钱买面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津市并不是一个人均耕地数量富裕的县城。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的原大爷,今年71岁,他家里原来有5亩地,2008年的时候也被当地政府以建设铝工业基地的名义征用了。种了一辈子地的原大爷,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带着记者来到村外,试图找出那块他曾经耕种了几十年的五亩农田,却由于农田被垃圾掩埋,变得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耕地的模样。
原大爷来到他曾经耕种了几十年的五亩农田,却由于农田被垃圾掩埋,变得面目全非。
原大爷:我那五亩地,现在就搞不清楚了,这都(被垃圾)压过去了,原来到209国道以下,底下完全就是地。
看着曾经耕种的土地,年年撂荒,也不见有人投资建厂,甚至惨遭破坏,原大爷实在于心不忍。去年他专门让儿子帮着在垃圾堆的不远处,重新拾荒开出了二亩农田,自己耕种。不过新开的这二亩地,也时刻面临着被迅速挺进的垃圾山吞噬的危险。
原大爷:不光是我们这一辈,再下三两辈这都不能种地,你看你年轻,你说这能种地吗,这净是垃圾,你瞅这,这整个的都是垃圾,到盖下房的那一块。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