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安蔬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培训班 “红色沂蒙”
第四期安蔬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培训班 “红色沂蒙” 安蔬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培训班已分别在北京、杭州、东莞成功 【阅读全文】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组织收看全国、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 各市农业局(农委),厅属有关单位:  为切实抓好春管春播各项措施 【阅读全文】
2016惠农补贴的四大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2016惠农补贴的四大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农业是政策性行业,每年国家发放的惠农补贴数以万亿计,几乎涵盖 【阅读全文】
市场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市场快报

我国新品种权保护迈入高速时代

时间:2016-02-29  来源:


近日,从农业部获悉,2015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突破2000件大关,达到2069件,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连续2年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第二位,仅次于欧盟,按国别为全球第一。2015年,公告授权1413件,同比增长71%,比历史最高年份(2009年,941件)增长50%以上。

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总量为15552件。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仍是申请品种权的主体,超过申请总量的70%,但花卉、蔬菜、果树等非主要农作物申请量增长明显,申请作物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来自海外申请184件,同比增长133%,占我国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海外申请量的近两成。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呈现申请量持续增长、企业超过科研单位成为申请主体、申请作物结构逐步多元化等特点。申请量由2010年的1206件上升到2015年的2069件,“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11%,“十二五”比“十一五”申请总量增长63%。“十二五”期间,企业申请总量3638件,科研单位2760件,企业申请量“十二五”期间比“十一五”增长139%,远高于科研单位25%的增长量。一批企业不断加大品种权申请,2015年中种集团品种权申请量达64件,占该企业16年来申请总量的一半以上;金色农华品种权申请量达62件。“十二五”期间,非主要农作物申请量较“十一五”增长80%,主要农作物为59%。此外,来自海外的申请量逐年增加,“十二五”比“十一五”增长29%。

随着申请量的增加,迫切要求植物新品种审查效率的提升。一年来,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增加审查人员、优化审查流程、集中清理积案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审查效率,加快了授权速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授权数量大幅增加。目前,农业植物新品种平均授权时间由2014年末的近4年缩短至2015底的3年6个月,授权时间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据介绍,一方面加速清理历史积案。对2010年之前申请的772件积案进行清理,达到授权条件的尽快授权,应当驳回的立即驳回,长期不提供繁殖材料的进行劝退,目前,除25件申请因存在权属纠纷等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审查外,其余全部结案,结案率达到99.7%。二是多措施并举,审查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制定品种权审查工作手册,提高审查员业务能力,优化审查流程,集中解决疑难案件,审查完成一批上报一批等措施,全年完成三批2167件申请的授权准备工作,同比增长1.5倍。

审查、授权效率的显著提升进一步激发了育种人申请品种权保护的热情。植物新品种审查推进行动得到社会认可,去年10月,全国多家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反映:“授权慢是近几年来申请品种保护最大的困扰,今年明显感到审查、授权速度加快,我们对申请新品种保护更有积极性了!”

2016年,将进一步优化审查流程,开通网上申请系统,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加快授权速度,努力将平均授权时间由2015年底的3年6个月缩短至3年3个月,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为保证在申请量持续大量增加前提下高质量、及时授权,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将会同部科技发展中心将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配套规章的修订,进一步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规体系。加强审查测试能力建设,增加审查人员,启动测试中心、分中心、测试站的新(改)建,探索企业自主测试,加快测试指南标准研制,提高审查测试能力。加强测试质量管理,修订测试机构管理规定,将2016年作为测试质量管理年,推动测试质量全面提高。

未来育种方向将发生三大变化 ——第五期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侧记

春节刚过,来自全国的农业部颁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各省(区、市)种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等230余人齐聚京城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这里已经连续第五年举办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了。

三天的培训日程满满,有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开班式上作主旨报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解读新《种子法》立法精神和实施要求,还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专题讲解国内外种业科技发展、分子育种、种业信息化与大数据、种企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等与种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

授课专家与学员们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认为未来的育种方向将向绿色化、机械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在作专题报告时表示,新品种培育对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要注重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技术创新等,不但要注重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还要注重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自身竞争力提升。

会议讨论认为,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对于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育种从过度重视单产向产量和抗性协调转变、从高肥高水向氮磷钾高效利用转变、从高投入向综合效益转变,“绿色”品种的潜力正在逐步凸显。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比较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规模经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全程机械化是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必然选择。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品种在抗倒性、脱水性、早熟性等重要农艺性状有新突破。如此一来,对品种提出了适宜全程机械化的新要求。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产品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这些特色农产品都需要相应的品种作支撑。

当前,农作物育种已经进入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时期,中种集团、隆平高科和辽宁东亚等种企都纷纷建设了分子育种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当前热门的分子育种技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中玉金标记(北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卢洪介绍了当前作为公共分子育种平台的建设情况。

西吉县着力打造种薯产业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部门获悉,为把西吉县建成全国具有影响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供应中心、精深加工集群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从2016年开始,全县年生产原原种1亿粒以上;建设原种基地1万亩(专用薯1000亩),繁育原种1.5万吨以上;建设一级种基地10万亩(专用薯1万亩),繁育一级种薯20万吨以上,推广一级种薯100万亩(专用薯10万亩),并向国内其它省(市、区)供应种薯,种薯产业初步形成。

据了解,该县以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薯制品加工三业并举,加快优质一级种薯推广应用,优化品种布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拓宽销售渠道,研发精深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大县和薯制品加工强县。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单产稳定在2000公斤以上,总产稳定到2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实现利税2亿元以上。

为尽快实现这个目标,该县新建18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深加工能力,开展马铃薯加工工艺水提取蛋白质、纤维等。以将台乡为中心,建设马铃薯全产业链示范园区。扶持佳立、万里、国圣和引进燕北集团等企业,改造提升脱毒繁育中心,提高生产水平,建设年交易量10万吨的马铃薯种薯交易市场。建成年加工5万吨以上全粉生产线和年产10万吨的马铃薯面粉、面包、馒头、饼干等新型马铃薯主食产品及马铃薯饮料、马铃薯酒等营养保健食品生产线。到2020年,建设小型商品薯原产地批发交易市场16个,发展经营合作组织及贩运大户500家以上,年外销鲜薯80万吨以上。建成将台大型种薯市场和新营、平峰、田坪小型种薯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扩宽种薯销售渠道,种薯年交易量达到20万吨以上。

北京德农 调品种结构转营销方式

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鲁永明上任两年来,正值种企兼并重组、种子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对此该公司采取了大幅度的调整和大胆的革新,既提高了给农民的供种质量,又创出良好的效益。2015年种子质量较前三年在高于国标基础上纯度提高1.1%、芽率提高2%~3%,公司创效益超计划10倍。北京德农注册资金已增至1.86亿元,净资产已增至4亿多元。

北京德农近年来做出了两大调整,针对公司机构臃肿、品种繁杂的问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将过去公司总部的16个部门调整合并为6个,将销售分支机构由14个调整为8个,科研分支机构由10个调整为3个,生产分支机构由2个并为1个;公司员工由原来的423人精简到260人。机构和人员精简了,工作效率及员工积极性更高了,过去3个人完成一项任务,现在一个人完成三项任务。

在品种结构上,过去主推“郑单958”、“浚单20”玉米品种,针对农民需求量的委缩,北京德农将“加十分(京科968)”、“德单5号”、“晋单73”玉米品种调整为主推品种。为了集中精力向农民供好玉米新品种,公司果断地暂停了化肥和马铃薯等业务。

与此同时,北京德农还将营销方式进行了根本转变。一是创新品种推广营销模式:2015年度北京德农在过去授权推广经销模式的基础上创出了“直推直销”新模式。同时对受农民欢迎的现有品种进行分类筛选,针对不同品种灵活采取订单代理、品种转让、品种许可等合作模式,其中“德玉18”、“德单129”、“滑玉15”采取订单代理,“德单121”实施品种许可,“协优035”水稻实施品种转让。

创新分区域、时段结算奖励办法也是北京德农近年来的一大亮点,过去种子企业大都不分区域而统一一个时间对各地推广营销人员进行结算和奖励。北京德农针对东北与黄淮海两个区域农民购买种子的季节不同、营销结束的时段也不同的实际情况,一改过去的传统模式,实施分区域分时段结算奖励办法,及时地兑现了农村营销人员的奖金,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推广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由此,2015年末在东北区域的所有种子企业中,北京德农率先第一家进行了结算奖励,结果各地预定2016年种子量较上年增加了40%。

今年,北京德农为了实现品种选育不受季节限制,加快选育进程,将投资1500万元在通州种子科研基地建造智农温室、温室大棚、低湿低温库等设施。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