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4 来源: 作者:子雲
2015,农资行业最热的词是什么?电商!不仅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纷纷涉水农村电商,许多农资企业也都“争先恐后”赶往互联网的风口,他们或自建电商平台,或在农村淘宝、京东等平台开店。所有人似乎都在说,互联网大潮来了,得赶紧跟上才能不“OUT”......
的确,如今“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所有的传统行业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就磷复肥产业内部而言,行业内的一些龙头企业都已率先触网:金正大创办了农商1号、新都化工的哈哈农庄、鲁西化工的鲁西在线、新洋丰与阿里合作……
“农资电商不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在今日上午于西安举办的“2015中国农资电子商务大会”(下称“农资电商大会”)上,金正大副总裁、农商1号CEO罗文胜如是说。
农商1号CEO罗文胜发言.JPG
农商1号CEO罗文胜发言
“撕逼”大战也得拼实力
农资电商大会上,诸多经销商、零售商似乎都对现有的农资电商运营模式心存疑虑。有人说,电商好像只是说说而已,农村生活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双11要来了,各电商平台也开始大打价格战,这对农民确实是件好事,但然后呢,在城市风行的电商真的适合农村吗;还有人说,电商平台为了博眼球、搞宣传,“撕逼”大战很厉害......
农资电商究竟要怎么做,诸多行业大佬都作出回应,“服务”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词。
田田圈运营负责人张建锋表示,农业+互联网有所不同,因为农村市场较为分散,农资产品卖出后提供的农技服务便显得尤为重要。“价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农资互联网的本质除了便利、低价,还应该着力于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正品和技术服务是永远绕不开的一环”。
田田圈运营负责人张建锋发言.JPG
田田圈运营负责人张建锋发言
农资和生活用品不一样,农民往往更关注其所购买的产品能否实现价值。湖北新洋丰肥业副总经理赵程云认为,对渠道商的培训至关重要,“要把传统的渠道商变为电商的服务商,让他们直接对接种植户,用一体化的种植方案,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简单粗暴的复制电商模式效果差
相比于传统渠道商,农资电商难以与之抗衡的是线下农技服务。农民最信任的往往还是当地零售商,因为他们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很大程度上保证用药的效果。“京东农村推广员就对家电更了解,对农资并不熟悉”,亲耕田三农电商负责人说出了和京东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
如何解决?亲耕田三农电商负责人表示,直接用缺乏经验的京东推广员是不现实的,公司会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这样才能为农民服务。
农商1号副总裁郭鹤表示,电商在城市发展已近十年,此前也遇到过用户的网络意识不够,物流网络薄弱等问题,这和如今的农村电商遇到的问题一样,但问题都逐个解决了,当时没人想到现在城市电商会这么发达。“用不了十年,农村电商也会很发达,但农村电商必须是O2O的形式,线下渠道不可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用户使用习惯”,郭鹤说。
O2O,B2B,B2C,随着电商大潮来袭,各种互联网术语进入公众视野。他们代表不同的电商模式,他们各有利弊。那么,对农村电商而言,什么模式才是最适合他们的?
现场观众进行交流.JPG
现场观众进行交流
“农资电商不存在模式之辩”
新农宝负责人金明德认为,讨论电商,需要回归商业本质,创新的思维模式“进来”之后,能为行业带来什么改变才是需要关注的点。“不论是农村电商还是农资电商,都应该聚焦在线下做好服务,不存在模式之辩,具体采用哪种模式,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资源去探索的。”以电商作为切入口,引进创新模式和跨界资源,为传统行业插上翅膀,是目前农资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电商让传统的销售模式发生了变化,也让许多渠道商恐慌不已,他们该何去何从?“企业做电商,单纯把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卖是没有意义的”,新洋丰副总经理赵程云告诉记者,企业应该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品质,来驱动公司发展,即使不做电商,也要做好这些对企业有利、帮助农民的事情。
电商真的在“烧钱”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购物,可以使用商家的各种“优惠券”;出门吃饭,可以团购;外出打车,可以选择滴滴打车、UBER打车,能省不少钱。
殊不知,你省的钱,很可能是企业“烧”进去的。而这些互联网企业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抢占市场、增强用户粘性、培养目标受众的使用习惯。许多农资电商也都采取类似的方式,推爆品、1折抢购、代金券……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也在“烧钱”吗?
“对购买农资进行多种方式的补贴确实存在,但我们现在并未发现很恶劣的透支成本行为,并没有通过恶意竞争冲击农资市场”,京东农资电商部总监范天阳直言,城市可以享受的东西,农村也同样可以享受,相信友商也没有,这是正常的营销手段,并不是“烧钱”。
1300884526.jpg
京东农资电商部总监范天阳发言
郭鹤对范天阳的说法表示认同,“促销不是‘纯烧钱’,主要还是要培养用户对电商平台的依赖”,郭鹤表示,农户在同一电商平台买了3次农资,就会形成对网站的依赖。“以往企业往往会用‘会销’,各种开会,但不开会就卖不出货,很多村站也就形同虚设,没有销量、并不活跃。”
会议现场举行圆桌论坛.JPG
会议现场举行圆桌论坛
红杉资本翟佳表示,农资电商不属于传统B2C范畴,它更多的是要帮助农民进行生产。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要看它能否起到催化剂,解决传统方式遗留下的问题,如果可以,那么它就具有可持续性,适合投资。翟佳认为,即使电商平台“烧钱”,但若是项目有长期盈利的希望,投资人也会去配合,“模式好、潜力大,你就需要资本,去开拓更大的市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