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农村招生计划是对教育失衡的微薄补偿
名校农村招生计划是对教育失衡的微薄补偿 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最近,数十所重点高校相继宣 【阅读全文】
兰陵县第四届菜博会做活“生态文旅农”融合发展
兰陵县第四届菜博会做活“生态文旅农”融合发展 4月12日,第四届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在兰陵国家农 【阅读全文】
“产自临沂”:打造沂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航母”
“产自临沂”:打造沂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航母”   “生态沂蒙,大德务农。”4月11日,临沂农产品品牌农业发展 【阅读全文】
转基因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转基因观察

憋了几年,农业部为什么突然放个大招? | 独家分析

时间:2016-04-18  来源:转基因观察


文/洪广玉  北京科技报记者


农业部突然发力。


4月13日上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农业转基因有关情况。


1.webp.jpg


并不很宽敞的会场,台上只有三个位子,依次坐着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叶贞琴,农业部科教司廖西元司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看起来规格一般的会议。但是能量惊人。


发布会可能是高层在“下棋”


除了网站直播,会后,新华网、人民网、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以及各大门户网站齐刷刷报道了这次发布会;晚间的《新闻联播》报道了此次发布会,晚些时候的《新闻直播间》也同样进行报道。


2.webp.jpg


这是啥待遇?可以对比的是,3月7日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面对媒体来谈了农业结构调整及转基因相关问题,也没有受到这般密集报道。


很多人不清楚《新闻联播》报道一个转基因新闻发布会是啥概念。实际上,转基因在央视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题材,央视普通栏目报道转基因的会议、活动也需要得到上面的首肯,能上新闻联播,应该是宣传部门在“主动下棋”。因此,笔者认为,筹划报道此次发布会应该是国务院层面的意思了。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农业部要突然放大招?


很多媒体人在刚看到这个发布会的时候,可能跟笔者一样,有点错愕。


脑子断电两秒后才反应过来。吗呀!这是农业部第一次就转基因问题主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也就是说,其它时候,要么不是农业部层级的,要么是出了事回应的,要么是把转基因问题夹在其它农业问题中一块谈的。


所以,笔者的第一判断是:是不是农业部要宣布转基因领域的什么重大事项或进展?脑子略扫描了一下,觉得不太可能。是的,并没有什么需要开发布会的重大科研进展,也没有听说哪个产品新获得了安全证书……


果然,在逐字逐句看完了发布会直播后,我终于确认了这次发布会95%的内容都是以前不同场合谈过的,没啥新信息。但是,在这些“老生常谈”背后,仍然释放了一个新的信号。对,其实整场上万字的新闻发布会,就一句话是新的。


发布会缘于习近平要求“回应公众热点”


简要回顾下这次发布会。司长同志先是重申了中央对转基因的政策态度,然后介绍了全球转基因研发应用的情况,中国转基因重大专项的进展,然后是转基因监管和安全评价的内容。说完了就是媒体提问。


记者分别提了转基因政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大豆进口、转基因识别“打油诗”的问题,转基因“滥种”问题,以及,新华社记者提了“转基因是否有路线图”的问题(对,新华社记者)。


这些记者“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提问涉及到了几乎转基因的所有常见问题,也就是说,照顾到了各个传播点。所以,会后的新闻报道的大标题五花八门。


这会开得,应该说是农业部和媒体皆大欢喜了。


3.webp.jpg

4.webp.jpg

5.webp.jpg

6.png

7.webp.jpg

8.webp.jpg

媒体报道标题各有侧重点


会后,我向一位了解农业部内情的专家请教了为什么农业部要搞一次“突然袭击”,该专家表示:“为了这次会议,其实农业部已经忙活了很久了,会议的原因就是习主席上台后,要求政府各部门要主动回应公众热点。


这个说法完美地解释了农业部为什么要把一堆说过几十次的话重新说一遍,因为它一直是热点啊。但是,这个解答并没有解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来说?


重点是“十三五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


另一位行业内资深专家做另一种解读:这次发布会的重点其实是释放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体现了一句话上,“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战略重点……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注:“十三五”即2016年至2020年)


在会后,大概只有一两家媒体抓住了这句话,明确以“十三五实现转基因玉米产业化”为标题进行报道。


9.webp.jpg

10.webp.jpg


为什么能够下这个结论呢?这就要从“转基因路线图”说起了。


笔者第一次听说“转基因路线图”大概是在2014年,和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项目负责人林拥军教授聊天时谈到的。


众所周知,中国在2008年启动了“转基因重大专项”,然后转基因抗虫水稻也拿到了安全证书,但是,后来舆论突然风起云涌,已经完全成熟的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进程被打断。当时林拥军教授颇为郁闷,多次进京开会也没啥进展。笔者便求教他,中央对转基因到底是何态度?林教授答道,中央好像制定了一个转基因路线图,大概是分三步走,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最后才是“直接食用”,也就是说转基因水稻排在最后,短期内是无法商业化了。这个线路图具体是怎么来了,他也不是很清楚。


近两年,“转基因路线图”的说法一直在圈内流传,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所以很少见诸媒体报道。(所以只有新华社这种“近水楼台”的国家媒体才会问到路线图的问题。)


实际上,本次发布会上,应该是农业部首次正面解读转基因路线图


熟悉政府套路的你应该知道,这不是说转基因路线图商定好了,而是转基因路线图要实施了!


基于路线图中“非食用”作物的代表转基因棉花早已商业化,所以,接下来应该是“间接食用”的作物了。这就是农业部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背景。


以转基因玉米作为突破口符合战略


那么,为什么是要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呢?来听听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黄大昉研究员的分析:


  1. 转基因玉米符合“路线图”的解释。目前,中国的玉米有约10%是作为加工原料,约70%是作为饲料,也就是说,80%的玉米并不是人直接食用的,因此,不管将玉米看作“非食用”还是“间接食用”物质都说得通。而且,将作为经济作物、原料作物的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消费者也更容易接受。


  2. 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水稻,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这意味着将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经济效益巨大,同时对农民增收好处明显。


  3. 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储备完善、成熟。目前,中国已经有研发出转植酸酶玉米、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等,而且,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转基因抗虫玉米完全可以与国外品种抗衡。除了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还有大北农集团、奥瑞金公司等都有储备相关品种,产业化条件相对成熟。


  4. 中国农科院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在2009年就已经拿到安全证书,以此为突破口也合情合理。


11.webp.jpg

2014年12月,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一起重新获得安全证书


总而言之,转基因玉米产业既符合国家的农业战略,也符合“推转”策略


黄大昉认为,农业部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内实现产业化(即5年内),仍然是留有余地的。由于多个转基因玉米品种都是成熟的,只要政策放开,申请安全证书,拿到种子许可都是很快的事。


双重压力迫使农业部推进转基因产业化


由于在十二五期间,原本拟定好的转基因产业化进程被中断,61个院士联名上书党中央,虽然责任并不完全在农业部,但农业部一直承受着科学界、产业界以及公众及媒体中“挺转”一派的巨大压力,所以说农业部这几年都在“憋着气”。


此外,近几年国内外农业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倒挂”严重,农民收入太低,农业“天花板”的压力逼迫中国农业要转变方式,要增加科技投入。


在这双重压力下,在“十三五”期间推进转基因产业化成为必然选择。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释放这一信号也就可以理解了。


事实上,在今年3月底的北京生命科学论坛上,农业部转基因科教司的张宪法副处长已经谈到了农业转型的压力,首次主动说到了“转基因路线图”(点此查看:农业部科教司官员:中国农业的转型需要转基因;同个论坛上,业内称为“转基因重大专项”总工程师的万建民院士在演讲PPT中,在说到“十三五战略”时,也明确写着“培育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新品种,实现产业化”(你不知道的“转基因重大专项”:真有促减肥、降血压的转基因水稻!)。(笔者注:转基因大豆技术不如玉米成熟,产业化应该排在后面)


这几个信息互相印证,可以说十三五期间实现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应该是确定的。


而此次农业部的新闻发布会,将成为中国转基因进程当中一个分水岭,此前是产业化逡巡不前,此后应该是步伐坚定。


同时它也将成为中国转基因舆论的一个历史性节点,在2014年9月,习近平“关于转基因的讲话”公布前,舆论是风云变幻偏向反转,而在此之后是处于“是否支持转基因”的拉锯战;农业部的这次发布会,再讨论要不要支持转基因,好像略微有点多余了。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